但带给裘丽蓉的损失也是明显的,裘丽蓉自己也承认,虽然起步早,原始积累也成功,但发展速度十分缓慢。相比之下,比她起步晚很多的刘汉元,刘永好等人却后来居上,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效益,都远远超过了她。在记者面前,裘丽蓉感叹,他们发展很快,已经是敦煌的上百倍了。
但也许正是她的这种善于变化,才保证她的企业经历17年市场洗礼,依然在缓慢发展。很多与裘丽蓉同时创业的民营企业,如今大多已销声匿迹,但裘丽蓉的敦煌集团还在。对此,裘丽蓉解释:我们是慢一些,但是我们稳妥。
他们素质不高 但他们忠诚
裘丽蓉的管理有两大特色,一是基本上依靠她一个人进行管理;一是管理的主要重心在成本管理。
尽管提供的资料上清晰地写着敦煌集团公司是一家规范的股份制公司,但记者通过了解,发现其股份不过是徒有虚名,裘丽蓉本人占了公司97%的股份,她的姐姐、妹妹占了2%的股份,其他高层管理人员所拥有的股份加起来不超过1%,而且有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在进入公司时,自己还带进了少量资金,有的把每年所获得的一部分收入投入到了公司,真正的高层管理人员持股少之又少。
尽管敦煌集团涉及的产业很多,尽管裘丽蓉在集团公司的旗帜下成立了16家公司,但是管理人员并没有像公司一样增加。让人惊讶的是,16家公司的总经理不是别人,就是裘丽蓉自己。这样裘丽蓉的身份就是:敦煌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外加16家公司的总经理。这样繁多的管理职务,几乎让裘丽蓉分身无术。
问她为什么不聘请一批文化素质高的人才来参与公司管理,裘坦然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她告诉记者,敦煌集团以前引进了很多人才,博士、硕士都有,文化素质高,谈吐好,但是这些人个人道德素质太差了。裘丽蓉说起这些人,掩饰不住自己的气愤,他们大手大脚不说,更严重的是欺骗,比如让他们跟客户去沟通,方法太离谱了,我根本就看不惯,而且做了一些他们不该做的事情,陪这些人到不该去的地方,我很反感。就说花钱,报销,他本身只用了5000块钱,要报一二万,然后吃回扣,公司里面的业务用私人的名字转走,他们有很多的社会关系,公司很多业务都被这些人暗中转移走了。裘丽蓉认为,自己用了很多这样的人才,没有把他们用好,结果给公司造成了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