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君子不重则不威
不用“耳”,而用“眼”来聆听对方的谈话。
不可中伤他人。
保持矜持、温雅的“笑容”。
不经意的“习性”,将会贬抑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让人无法探知其思想,或其性格晦暗难明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赞赏的。这种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令人厌恶、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而且谁都不愿对这种人诉说心中的秘密。
有才能的人是那种精气内敛、才华不外露的人,他们从外表上看,谁都能立刻与他亲近,他的举止也很坦率、睿智。当你仍在固守心中的堡垒时,只要感到对方对你明敞着胸襟,必能立刻解除胸中的禁闭。
为何习惯于固守自己的心扉呢?主要是因为我们常在不经意的谈话中会露出马脚,害怕让人偷窥自己深藏于内心的所谓内涵。这种心态实际上乃是一种自悲的表现,在你与举止坦率的人交往时,这种弱点就能慢慢得到克服。在语言表达方面,我想给你如下的忠告:
不用“耳”,而用“眼”来聆听对方的谈话
在谈话时,应当直视对方的眼睛。如果不这样的话,似乎会让对方怀疑你心里有鬼。而且不正视对方,也是不被容许的失礼举动。一会儿抬头望着天花板,一会儿注视着窗外的景致,或是低头把弄着手中的烟盒……,这种种举动,都会给人深感你不够尊重对方。遇上这种情形,自尊心强的人,当然多少会老羞成怒,甚而摆出憎厌的脸色。我曾不止一次地叮咛过,如此地对待他人,无论是谁,其自尊心都会遭受伤害。不正视对方,不仅会让人留下恶劣的印象。更会使你丧失观察对方反应的机会。我深信,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依赖双眼要比凭恃耳闻来得可靠。因为出自口中的话,极有可能会造假,但是双眼却难以说谎。不可中伤他人
应该注意到,对于他人的丑闻,自己不可热衷,更不应加以传扬。或许在座的他人会表露极大的兴趣,但是,若冷静地想一想,此种行为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如果是无中生有的中伤,更会对当事人造成莫大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