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善行会像现在对你说的故事一样,有戏剧性的报答,或是获得社会赞赏的情形,但这毕竟是很少的。帮助别人,且不图真正的回报,但你会因为施善行后觉得自己至少是做了件好事,因而在私下会产生一种自我满足的想法。而且如果自己这么做了之后,也能让人家多喜欢自己一点点。若是因为想让人感谢,或期待被社会认定而行善,那么美好的诚意也会减低。我想,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有这么多人以隐名方式来投入时间、精力、或金钱去行善,他们并不期望因此而获得感谢或赞扬,道理可能就在此。我也看到不为社会大众所知,亦不被人歌颂的现代英雄。有许多人为了使整个社会更好,而不惜代价地提供自己的时间。像在保健方面,有医院或护养机构的义务工,他们为了癌症、神经痛、心脏、肾脏等各种的医学研究而从事募款活动。在教育方面,有为了如果没有奖学金就得失学的年轻学子,而积极支援各种奖助学金制度设立的人。这大多数的人,他们的努力并未在正式的场合被提到及受到赞扬。他们只是配合着需要帮助的人,做他们认为必须做的事,一心只期待着自己的努力对于别人有所帮助。并且享受帮助他人的喜悦。我知道你这次极有意义的行为,已是在你同意援助的后半年,但当我知道那件事的时候,我真的为你感到骄傲,觉得可敬的行为,是绝不会被人忘记的。你并没有告诉任何人,也不想要人称赞,纯粹从善良出发,同意每月把自己还是很少的薪水寄去,是极其值得尊敬的。换句话说,在自己需要安慰时,去安慰别人;在自己悲伤时,去减低别人的悲伤;或是将自己的生活,去给予、或分享给别人的行为,更是最值得尊敬的行为。
所有的善行都充分表现出古谚“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著名的诗人菲利浦·詹姆斯·贝利这样写着:“人生不是岁月,而是行为。”今后,我希望你能把善良之心更为扩大。由于“相同的回报”的连锁反应,希望你也有好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