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融资 然后开始兼并

   2023-08-21 互联网2560

  他说,在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企业将面临重新洗牌,一些中小企业将遭淘汰。股权资金雄厚、融资渠道广泛、房产质量和服务优良、经营管理成熟的房地产企业,将并购那些自有资金不足、信贷以外缺乏融资渠道的企业。房地产企业出现“并购风潮”,并非坏事,通过并购和兼并,中国的房地产企业会越做越强,中国的房地产才能出名牌、品牌,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融资

  但是,大佬也有自己的烦恼。至少刘晓光不像潘石屹那样,自己帐面上的钱多得用不完。而对于首创集团而言,小打小闹已经不符合自己的地位和胃口。

  问题显而易见,如果进行大规模并购,必然要涉及大批融资问题。

  刘晓光给出的对策是上市——2003年6月份首创置业在香港股市上市。刘显然并不满足,他多次抱怨由于非典和121文件等原因,首创置业在香港至少少融资10亿港元。2003年底,他开始运作将首创置业在内地A股挂牌,融资金额为30亿元。

  然而,根据中国证监会7月22日公告,首创置业A股IPO申请未获通过。这意味着其庞大的融资计划被迫暂时搁浅。

  对于刘晓光而言,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钱——足以实现其并购梦想的资金。无法在股市上募集资金,刘自有新药方应对。

  他说,房地产企业一定要有紧迫感,特别是大型企业,应当广泛建立战略联盟,加强战略合作,尤其是以资源获取为目的的战略合作。企业通过共同协作,更高效地、更低成本地实现对土地、资金的使用,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对于大的企业来讲,将来应该研究建立广泛的联盟,以资源为联盟基础,“我觉得通过协同作战,提升项目、品牌的价值是完全可以操作的。”

  他的逻辑是,北京目前有200多个项目,肯定有交不了土地出让金的,在这个并购的时代来临的时候,对有实力开发商可能是重大的历史机会。而首创此时自然不会缺席。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