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是思博最重要的市场。”思博(SoftbrandsInc.)全球副总裁兼亚洲区总经理铁福礼(TimFarey)说。
2004年,思博全球亏损600万美元,而中国市场一直在盈利,并且为公司贡献了五分之一的收入,这对正马不停蹄筹备纳斯达克上市的思博显得尤为关键。
思博1989年就进入了中国,是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商务管理软件公司,而中国市场为思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随着思博在中国15年的成长,铁福礼已经很中国化,他娶了中国太太,大女儿已经7岁。
4月8日下午,铁福礼在上海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与用友、金蝶区别
《21世纪》:思博2004年截至9月30日的财报显示,公司出现了6,468,000美元的“净亏”。
铁福礼:2004年,思博公司在业务上并没有亏损,这个“纯损”数据的主要原因是思博去年10月前进行了全球范围的重组,有些没有必要的办公室关掉了,一些人也走了。重组造成了我们成本上的巨大损失。因此,事实上,2004年的财务报表是我们最难看的一份财务报表。
《21世纪》:中国市场是否有亏损?
铁福礼:中国市场在盈利。2004年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已经占到思博公司的20%,和往常比起来,2004年的中国市场已经是思博公司最重要的市场。
《21世纪》:从2001年开始,中国进入了ERP的飞速发展期,SAP等国际巨头在中国加紧布局,用友、金碟等国内公司也异军突起,思博在此期间有什么发展?
铁福礼:我们主要靠早进入中国市场并有强大现有客户群来把握机会。事实上,我们并不把用友和金碟作为比较对象,虽然可能他们在财务以及本土化上会比我们做得更好,但我们在制造业领域已经有20年的发展历史,并且是站在一个全球的视角。
比如在2003年,我们将精益制造的理念和产品第一个引入中国,而精益制造的理念和产品事实上在美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我们略感遗憾的是,我们在中国进行市场推广和成本投入中有些保守,没有把相应的品牌完全地打出去,事实上,我们一直在中国市场做引导的角色,比如今年年初思博在中国市场引入了针对于酒店业的美达管理系统,我认为在中小型酒店中思博是最早将其引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