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居董事长 从地摊小贩到亿万富翁

   2023-11-15 互联网1850

  “那么小的地方,你拿来卖什么?”对于只有一个纸箱大小的地摊,记者实在难以想象要做什么才能够赚够铺租。

  “卖服装!我算过了,这个纸箱上面只能放两叠裤子,而服装的利润高、资金周转快。我记得当时进了一款叫做‘双龙牌’的西裤,进货价10元,卖12元。”头脑灵活的他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款式时髦的西裤,是市场上走货最快的商品之一。张庆杰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是从早忙到晚,晚上去厂里拿货,早上7点就开铺了。“当时就想多赚一分钱是一分钱,因为铺租太贵了。”

  由于是白手起家,也没有任何亲戚朋友帮忙,张庆杰极其珍惜赚来的每一分钱。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小故事:那时候在深圳办事有一个惯例,不管到哪里,见面总要递一根烟。他本人不抽烟,也不舍得抽烟。但为了应酬,口袋里总是装着一包烟,“有的时候,烟放在口袋里发霉了也不知道。”

  这个鸭梨箱大小的地摊虽小,却是张庆杰事业真正起步的地方,一家、两家......过不久,他已经在东门、人民桥等这些深圳繁华的小商品市场,摆了十多个地摊。那段时间,张庆杰奔波于南海、广州、汕头等地,四处进货。

  张庆杰回忆说:“那时候,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都是在车上度过的。去南海进货,跑一趟就要一天一夜,困了在车上打个盹,车到后马上进货。”来回奔波但利润却不大。“因为我的原则是薄利多销,比如一块布料只赚0.8元,一块手表只赚5元钱。不要小看这几块钱,我的钱就是这样一分分积累起来的。”

  如今,事隔十多年,张庆杰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创业的每一个地点。“现在人民桥电影大厦楼下的面点王餐厅、世界金融中心附近,都是我当年摆地摊的地方。”为了纪念当年的创业艰难,张庆杰还买下了现在电影大厦一楼面点王餐厅的物业。

  1989年,尽管已经稍有积蓄,在家乡人眼中张庆杰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万元户”,但他还是不敢乱花钱。“我在刚来的那个水泥瓦房住了两年多,那地方没有煤气,因为不舍得用酒精炉烧水冲凉,因此两年多都是洗冷水澡。”当然,更让他头疼的是,每逢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大大小小的塑料盆摆满一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