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不否认自己当年有错误,在通过那家澳大利亚公司融资时,“错误地使用了姚红、牟臣,并疏于监督、太轻信,总认为任何人对法律都有一种敬畏感。结果我错了。不受监督的权力是十分脆弱的,也是极容易腐化的。”
牟认为,南德之所以采取这样的融资手段是因为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出明传电报,指控南德集团用满洲里项目实行金融诈骗。“后经证实,满洲里项目的三家股份公司私募融资是经过内蒙体改委批准的。”但是,“事情查清了,也从此断绝了南德集团与中国金融市场的一切往来。”
在牟其中看来,银行是一家商店,它购进的是储蓄,卖出的是贷款。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存在什么高下之分。企业需要资金,银行需要利息。“用什么东西去交换银行的贷款呢?只能是项目。只要企业家能提出一个利润极大,又有安全保证的项目,银行家就会天天请你吃饭。无论新发现了多少种金融衍生工具,金融产业的这一基本特性都不可能改变。掌握了这一点,你永远都不会落后。”
被称为“首骗”,之后被抓,牟其中声誉丧失殆尽,他即使出狱,靠什么来“不落后”?“我想,如果南德案件最终得到了澄清,这件事本身的意义更大——那时候一切不都是很清楚了吗?”类似的话语出口,夏宗伟并不显现出激动,但她看上去坚定。
外面的世界
牟其中的理论素养应该没有人否认。作为曾经的企业家,他对把自己的实践提升为理论有相当的兴趣,看过其文字的人想必不会等闲视之。
在监狱里,牟其中可以订阅一些报纸,并且可以看到电视新闻,因而对外界的变化,并非一无所知。牟自认是“公认的中国资本市场运作的第一人”。5年来,中国企业界大事频仍,诸如褚时健、仰融、杨斌、周正毅等相继出事,牟其中虽与他们中任何人都无交往,但也表示关注。牟对有关德隆与三九集团的报道资料看得较多,与夏宗伟谈到过一些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