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内强调柔性,但在对外竞争上,何庆源却是一个强调进攻的强硬派
“我们永远是一个挑战者。”
6月底,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何庆源这样描述自己的定位。对何庆源而言,他还在适应自己诺基亚(中国)总裁的新工作,甚至表现得非常谨慎。
作为为数不多的、在跨国公司中国区担任一把手的中国人,这曾被看作是诺基亚本土化的一大动作。但何庆源承受的压力也不小,对内,诺基亚的重组、架构调整动作正是紧锣密鼓;对外,诺基亚赖以支柱的手机市场群雄逐鹿,拥挤不堪,能否杀出重围,道路并不平坦。
寻求更大突破
“从今年开始,我们开始进入本地化与全球化接轨的第四个阶段,”何庆源介绍说,“我们要实现生产经营与全球的一体化,在渠道、采购方面都在大规模与全球接轨。”
诺基亚“第四个阶段”的背后是其规模庞大的战略调整计划。
诺基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北京、苏州、东莞等地建立生产基地,近十年来,这种合资模式在中国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其巅峰之作就是2001年以北京首信诺基亚为核心,在北京经济开发区建立的星网(国际)工业园。
但近年来,合资公司在中国一贯采取的发展模式遇到新的挑战。长久以来,合资公司都是生产单一产品,但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当市场由于商品同质化而出现竞争时,合资公司的利润就会慢慢降低,甚至可能会阻碍合资公司的生命力和健康发展。
为此,2003年,诺基亚在中国采取了一个重大举措,把在华的四家生产性合资公司组建成一家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全面提升其运营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