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黄光裕的神秘第一桶金

   2023-05-12 互联网3540

    丁磊现在的财富比之高峰期已大幅缩水,以9月10日网易收盘价35.51美元计,其价值在5.8亿美元左右。倒是陈天桥一路追赶,其拥有65%股份的盛大网络自年中上市以来,股价维持攀升之势,以9月10日收盘价24.19美元计,其身价已超过11亿美元。如果其继续良好的升势,则新首富的诞生还要有一番比拼。

    抛开这种对比,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黄光裕对自己的资产估值方法是否合理,以及其财富背后深不可测的传闻。

 

    看似简单的创业史

    上世纪80年代中,年仅17岁的汕头少年黄光裕(又名黄俊烈)与哥哥黄俊钦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进入北京,在做了半年生意后,最终选择在珠市口经营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1987年1月1日,正式打出\"国美电器\"的招牌。

    这就是目前有关黄光裕惟一可循的发迹前传,依靠这家电器店,他在18年后逼近中国首富的虚位。与其他很多富豪类似,在白手起家的神话后面,传言一直相生相伴,直指国美电器最初靠经营走私品起家,甚至直到现在仍有见不得光的交易。

    极少接受媒体采访的黄光裕并未直接反驳这些传言,只是声称其兄弟用于投资珠市口那家家电店的10多万元来自“在内蒙古做贸易”和“在北京最初半年做生意”的积累——至于为何是内蒙古,又具体是何种贸易和生意则不愿多讲。

    如今回过头来总结,会发现黄光裕创业切入点之佳。虽然中国经济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物质条件仍然相当落后,流通领域商品奇缺。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几乎所有消费品市场上,都是卖方市场,家电市场尤其如此,80年代中期仍是清一色的外国品牌。国美在经营之初便开创了很多业内先河,1990年首创“包销”制,1991年率先在《北京晚报》中缝登出商品报价广告,1993年开始在北京地区开设多家店铺,1996年由单纯经营进口商品开始转向以国产与合资品牌为主,1999年开始向全国扩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