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毕业以后,甄荣辉面临着几种选择:一是回香港工作,二是留在国外工作,或者加入高科技企业,或者进入咨询管理公司。四个方向的工作他都有选择的机会,\"我决定要先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因为刚出来一年就回香港,没有机会看看国外是怎么运作的,对我的简历可能也不是很有帮助。而选择做咨询,是因为它比较新鲜,可以接触不同的事情,见识面广。\"最后,他选择了贝恩国际策略顾问公司(Bain & Company),先在其英国办事处工作。
尽管选择进入贝恩公司,对他是反复权衡之后的理性选择,他很喜欢这份工作,但贝恩却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上班三天之后有一个项目汇报会,他参加了这个两小时的会议,却发现有70%的内容都听不懂。连会议都听不懂,还怎么开展工作?他给远在香港的妈妈打电话说可能很快要回香港了。在这次会议上的受\"辱\"经历给他以巨大的打击,他明白自己还得要拼命努力,就像当初考大学,当初学习法语一样,爱拼才能赢。
经过半年的磨合,他发现和其他英国同事相比,语言是自己的短处,而分析推理能力是自己的长处。于是,甄荣辉把工作重点放到了项目调查方面,收集了大量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并从中找出许多从前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最初,他的工作是咨询顾问,当他把事先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后的资料提供给项目经理时,项目经理似乎惊呆了,因为很少有一个咨询顾问工作像他那样深入。慢慢地,所有贝恩英国公司的经理们都点名要求甄荣辉加入他们的队伍。正是由于这样苦干加巧干,当该年贝恩英国要裁员三分之一时,他一个华人却被保留下来。
在加入贝恩两年多后,甄荣辉顺利地从咨询顾问升到经理。1991年他被派驻香港建立办事处,业务发展迅速。很快,在他一手策划下,贝恩又在北京开设了办事处,他出任贝恩中国总裁。1994年,32岁的甄在加入贝恩4年半后,成为贝恩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以及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这在\"不UP(提升)就OUT(离职)\"、聪明人成堆的咨询公司实属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