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一说对未来形势的判断,关于中国需要多少钢铁的问题,国外一家机构给出了一个结论,它说纵观美国和日本的工业化过程,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钢铁消费量增长跟GDP增长之间有一个系数关系,也就是说钢铁的消费量会略高于GDP的增长。如果按照这样一个数字来说的话,到2010年中国的钢铁会有4.5亿吨的消费量,再加上现在国际钢价大大超过中国,我们已经开始出口,我说过未来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钢铁将在中国制造,看来很快就要成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鼓励更多的企业去创造更多有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呢?所有这些需要宽容的环境,让市场更多为我们说话。
当然,在这里我不得不说的一件事情就是我的好朋友王均瑶离开了我们,他跟我一样的年纪。我曾经跟他在一起讨论为什么要做得这么辛苦,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我们对这个社会充满了感恩。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时代能够给一个民营机构创造这么好的条件去发展。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有一个梦想去激动。我们可以全力以赴去做二十年,我们可以让这个国家变得非常强大,非常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