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翰:中星微的五年艰难幸福

   2023-10-05 互联网2030

  芯片产业是集团军作战,人才、资金、技术、市场销售、国际合作等缺一不可。2002年1月11日,微软与中星微公司签署《共同推动全球数码影像技术和市场的联合备忘录》,结成全球战略同盟,产品捆绑销售。接下来中星微的第二代产品“星光二号”实现了视频音频固化一体并同步,结束了图像处理芯片的“默片”时代。“星光二号”被韩国三星、美国Creative等知名厂商的最新摄像头产品采用。同年11月,中星微的第三代产品“星光三号”从PC领域延至智能监控领域,成为富士通生产的世界上第一台用手机控制的机器人的“眼睛”。2003年2月,第四代产品“星光四号”成为国内第一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彩弦芯片,终结了国产手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历史。2003年10月,“星光五号”具有“星光一号”到“星光四号”的全部功能,是一颗集大成于一身的图像处理芯片并确立了世界同类芯片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分析全球产业环境和本土产业链、市场资源,能否在成本竞争优势下快速地创造出竞争力的产品,这才是“中国芯”的竞胜法门,这是中星微电子成功突围的真谛,而这也是中星微经过5年的努力才找到的感觉。

  然而,对中星微来说,此时不断升级的多媒体应用需求,技术流程和产品开发的挑战日益增加,但最头痛的还是人的问题。多媒体应用市场变化异常快速,从芯片设计到市场行销,再到客户服务,尤其前期的市场调研阶段,必须将未来两、三年的目标市场想清楚,然后制定出产品的规格,进行研发和推广,而这种具有市场前瞻性预测的人才国内更欠缺。除了源源不断地引入符合公司文化和发展步伐的人才之外,人才的管理、沟通效率,以及保持当初创业时期的快速反应能力,对中星微电子这样的创业型公司这才是最大的挑战。

  “很艰难也很幸福”。对中星微这5年的发展,邓中翰有着这样的评价,他也清醒地认为,今天的中星微绝对不能说已经达到了成功的彼岸。“创业阶段的企业存活下来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每一步可以说都是九死一生,但是,看到一个东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会带给人难以言喻的幸福”,邓中翰说,“所有中星微人都把中星微视为自己的孩子,这种感情就是珍视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还有一点需要强调,中星微还没有资格说已经成功,面对科学和市场的日新月异,没有任何企业敢说已经成功,中星微仅仅是没有被科学落下太远,也仅仅是在市场中‘生存’下来,未来的路还很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