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第一次炒股得亏,因为只有这样,后面的操作才能真正赚钱。如果第一单就赚了,那后面的日子多半会很惨。我当时哪里信这些鬼话,只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水平,要不,怎么首战即告大捷?谁想到,这句“鬼话”后来真的应验了。
一次昂贵的学费
看到自己在股市中赚了钱,我的胆子也更大了。干脆放弃了与朋友合作搞公司的念头,干什么能够比股市赚钱快呢?特别是在日本的这5年,工资算不上高,但也比不少从国内去的人赚的多,每天都在高度紧张、高度疲劳中度过,要养家,要将夫人、孩子接来日本,这种情况下要存上2万元人民币,我得省吃俭用3、4个月,而在国内的股市,一个月就可以轻松得到了。于是,我决定将自己的30万元拿出来炒股。直到那个时候,我对于炒股是怎么回事都还没有特别搞清楚,就凭着朋友介绍的股票买进。
1994年,我在接近18元买进了中百一店(现在叫第一百货600631),没想到买了之后没多久就跌了。跌到8、9元的时候,我有点承受不住了,当时想“把本钱能拿回来多少算多少了。”于是割肉后,自己最初投入股市以及后来追加的共约32万元得到了巨亏156.7%的“回报”。好在当时自己还有“家底儿”,因此虽然赔得很惨,但是也没算太沮丧。我知道,在股市中翻身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次之后,我才知道股票这东西是有学问的。好在我与其他股民有一点不太一样,在股市中,谁亏了不想扳回来,但在这种焦急、浮躁的状态下,往往是事与愿违。我当时不是不急,但是我不再贸然行事。我开始如饥似渴地研读各种资料,结果基本知识“吃”了不少,但操作起来总觉不太自如。又经过两年左右的摔打,我渐渐总结了一些心得。理论在实践中消化,又成功指导实践,的确给我带来不少甜头。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要做成熟的股民,不踏实研究大势、研究企业的基本面是不行的。于是,收集、研究尽可能多的资料并进行追踪分析,就成了我雷打不动的日常功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