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品牌化”策略:传统品牌战略的反动

   2023-12-16 互联网1580


  8、多品牌运作的协调难度

  9、品牌的战术运作分散于营销、传播与服务诸部门

  10、公司内部形成品牌导向的困难性

  2、非品牌驱动因素

  相反,也有些产业和在某个特定的产业发展阶段常常对那些非品牌化企业相当有利,他们也很容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者起码有自己的一片领地,这是因为非品牌驱动因素的作用存在。

  常见的非品牌驱动因素包括以下内容(如图)

  宏观环境产业因素

  1.经济增长很快

  2.技术创新可能性大

  3.文化对消费的影响无足轻重4.竞争压力比较稳定

  5.纯粹的经济性壁垒足以抵御进入者

  6.供应商前向一体化的动作不多

  7.零售商后向一体化的动作不多

  8.消费者处于一种定式

  其实,如果能够善于应用一些非品牌驱动因素,是有可能在动态中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以下是哈佛对非品牌性竞争优势的研究结果,值得“非品牌化”策略的采用者进行借鉴。

  产生优势的因素优势的持续时间

  价格小于60天

  广告小于1年

  产品创新小于2年

  生产小于3年

  分销小于4年

  人力资源大于7年

  公司业务组合大于10年

  

  笔者对“非品牌化”策略的本质阐述已经足够证明,“非品牌化”策略并不是一种低级策略,也不是中小企业成长的权益之计,而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持续性策略选择,它同样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和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取得骄人的营运绩效。

  因此,希望中国企业能够重视“非品牌化”策略,并能够充分地加以实践应用,去大胆地挑战那些自命主流的传统品牌战略企业,这同时意味着中国将由“制造基地”上升为“非品牌化制造基地”。

  刘威(knewway),EMBA,品牌战略管理的倡导者,资深战略规划与品牌营销顾问,现为整合策略咨询机构首席咨询总监,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过突破性战略、低成本营销、超增长品牌等方面的策略规划和实施辅导咨询服务,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611805267,电子邮件:knewway@sohu.com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