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瓶颈分析

   2023-06-15 互联网3050


  除了土地外,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信息成本也是决定企业商务成本从而决定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就等于抓住了本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当前中国的问题是各地信息化程度不同,落后地区的民营企业获得信息(包括技术、市场和政策)的代价过高,从而影响了该地区的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至于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打交道所发生的交易费用,更是影响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至今仍未摆脱“审批经济”的困扰,因此,在企业成本构成中必然有一块与政府管理部门打交道的交易费用,包括政府垄断部门的各种不合理摊派、收费、拉赞助,政府中某些官员的“寻租”收入等。根据我们对浙江等四省的调查,这方面的费用还是比较多的。

  融资能力成致命瓶颈

  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当单一,绝大部分还是依赖向银行贷款。由于中小型企业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较少,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的能力有限,企业又达不到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要求,从而也难于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而上市融资由于门槛高,而民营企业的“次国民待遇”让他们很难直接进入。此外,浙江、广东等地企业自发形成了一种企业隐形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成员企业可以相互拆借,到期归还本息。例如,仅在温州和台州就有3000亿元左右的民间资本在流动。近年来,少数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要么到香港和美国的金融市场融资,要么用买壳上市的方式“曲线救国”。但这毕竟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可以做到,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仍然需要有更简便快捷的融资渠道。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同省份由于市场化程度不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也不尽相同。沿海各省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就相对宽松,竞争力也较强。数据表明,浙江有33.61%的被调查企业能够从国有商业银行取得贷款,远大于其他三省的比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