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经济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这就意味着社会充满了机会。当时充斥着耳膜更多的是‘投机’而非创新的机会。”于海这样描述当时的社会。
“当时我们更多的就是看机会在哪里,只要能挣钱,什么生意都做。”江亮(化名)已经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创业,他无限感慨。“毫不隐瞒地说,我的第一桶金就是靠钻法律空子得来的。但现在这种机会越来越少,体制越来越健全。通过投机的手段来积累财富,是靠不住的。”
“逐步规范的商业规则使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往健康方向发展。正当地去挣普通人的钱,才是保持财富良性增长的方法。”于海说。
钢铁、地产盛产富豪富豪榜凸显行业变迁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和大连实德集团董事长徐明都成功打入新晋富豪榜的前十位。他们的财富分别为10.95亿美元和10.49亿美元,而去年的数字分别为3.8亿美元和3.99亿美元。
在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导陈甬军眼中,郭、徐这样的富豪是沾了宏观调控的光。他认为根本原因是本轮宏观调控不是完全按行政命令一刀切。因为政府意识到了,宏观调控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急刹车,不能一刀切;民营企业本身和以往相比也已经有了相当的实力。
在被公开披露的资料中,郭广昌和徐明旗下挣钱的主业都是受宏观影响大的行业。比如郭广昌复星集团下四大主业中的房地产、钢铁和徐明经营的主业化工建材,都是受宏观调控影响特别大的行业。
无独有偶,胡润富豪榜也反映出,深受宏观调控影响的房地产行业仍是最容易产生富豪的沃土。
从2001年开始,郭进军钢铁产业。当年,他用3.5亿元投资唐山建龙、2003年16.5亿元投资南钢,在钢铁业顺风顺水的郭广昌,2004年在投资浙江一钢铁项目时付出重大代价。此后,郭广昌迅速开始对集团进行改造。他说:“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要规范自己、透明自己,以赢得更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