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市场化MBO”样板解剖

   2023-11-15 互联网2170
核心提示:2003年9月4日,湖北武汉市国资办宣布,武汉当地的著名大型国有企业武汉有机实业公司的全部国有股权由该公司管理层收购。  与以

2003年9月4日,湖北武汉市国资办宣布,武汉当地的著名大型国有企业武汉有机实业公司的全部国有股权由该公司管理层收购。

  与以往国内众多的管理层收购案例显著不同的是,武汉有机的管理层的收购是在一次完全公开的激烈竞价之后完成的,因此被武汉市党委机关报《长江日报》誉为\"全国首例市场化MBO案例\"。

  另外与众不同的是,武汉有机是武汉市效益最好的国有企业之一,早在2000年以董事长周鸿墩为首的管理层就提出改制要求,理由是国有一股独大的体制将会最终拖死企业。但当时政府认为,既然效益这么好,没有必要急着改革。然而到了2003年,武汉市政府态度大转,提出\"靓女先嫁\"的改革思路,决定对武汉有机进行改制。

  武汉有机\"秀色可餐\",各路媒人立即踏破门槛,一场暗战异常激烈。同样与众不同的是,与那些声名显赫的\"外来户\"相比,一开始以周鸿墩为首的管理层竟是一个被武汉当地国资管理部门忽视的竞争者。但最后,却是这个被忽视的竞争者夺了标。

  国企MBO曾因存在大量暗箱操作与合谋而广遭诟病,曾被指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主渠道\"。也正因此,财政部在2003年4月以\"防止一些当事人利用新的交易形式谋取不当利益\"为由,对管理层收购的行为暂停受理和审批。在财政部\"禁令\"下达不到半年且未明确宣布解除的时候,武汉有机的MBO竟然成功!

  解剖这个\"范例\",对国内大量有待重组的国企及其管理者来说,饶有意味。

  武汉有机MBO风云

  经过一番激烈的暗战,全国首例\"市场化MBO\"在武汉诞生,管理层以1.5亿元的最高价格竞标成功

  2003年9月1日,\"火炉\"武汉酷热依旧,一身白色工作服的周鸿墩焦灼地赶到位于汉口香港路的武汉市产权交易所。这一天,武汉有机实业公司3037万股国有股在此挂牌竞价出让,周鸿墩代表武汉有机实业公司的管理层前来竞标。周是武汉有机实业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