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错花轿嫁错郎——中国日化品牌合资失败案例

   2023-04-12 互联网4260


  ★而外资洗衣粉厂家正是摸准了国内一些中小厂家的脉搏,施以诱饵,从而达到合资的目的。在合资之前,这些厂家的日子难以为继,在他们的心里,合资总要比破产好。于是,一时间外资洗衣粉厂家都找到了自己的“伙伴”,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基地。如宝洁公司最初在广州与“浪奇”合资建厂,并相继在天津、成都、北京等地建立分厂,德国汉高公司更是在中国内地建立了多达十三个分厂。

  ★外资洗衣粉进入中国后,不惜以巨资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促销方式。首先在商场整体上柜,给消费者视觉上的震撼,同时在售点举行现场演示,现场促销,采取形式多变的让利、赠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此外,外国洗衣粉厂家还不定时上门咨询消费者的使用情况,免费赠送新产品样品,注重与消费者情感上的交流,效果奇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中国产品的落后包装,外资则花样百出,牙膏一改传统的铝壳包装,启用新的塑管包装,甚至还有立式包装;洗发水则从传统的洁净、去屑到滋润、营养,时时引导市场潮流。据统计,高强度、高密集、高质量的广告投入也是外资洗衣粉进入市场的一个首选策略。仅宝洁公司在中国内地一年的广告投入就达6个亿,这几乎相当于几个中小厂家一年的销售额,足以让国内洗衣粉厂家瞠目结舌。

  ★而这一时期,正是所有国内洗衣粉厂家感到最狼狈、最苦涩的噩梦期。温室里的中国洗衣粉厂家第一次感受到外来资本的强大冲击。面对国内消费者纷纷购买外资产品,面对自己产品门前冷落的惨境,国内企业骤然间变得不知所措。如何与外资竞争呢?许多厂家想到了合资,认为当时的品牌还有影响力,早点合资或许还能多值些钱。而且,当时整个中国都兴起了合资浪潮,政府官员都有着引资的任务,也希望国内企业能够合资,何况日化本就不是什么敏感性的行业。就这样,郎有情,妾有意,轰轰烈烈的合资正式拉开了序幕。继“浪奇”率先与宝洁合资,北方老大“熊猫”也投怀送抱,而“海鸥”、“桂林”等则成为汉高旗下之兵。事实上,国内洗衣粉品牌草草出嫁的举动,已经为日后的婚姻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