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中国特有的市场环境.如中国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中国消费者选择的有限性,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也比国外要差等等。越在下面,消费者的选择权越少,谁掌控终端,谁的品牌能够进入终端.谁的销量就绝对大,终端等于销量,这成为一个大致成立的共识。
但从长期来看,消费者产生的拉力不够.而且容易造成渠道的成本居高不下。
第十条军规高价格产生的利润转让给通路
设计一个高价位,然后把高价位的相当一部分让给通路,从而得到通路的支持。国际品牌的通路是靠品牌的力量维护。国内企业把产品价格定高.更多的钱让给了通路,从而争取到通路经销商。
一个没有通路空间的产品和品牌,是没有出路的,这是很多本土企业的一个基本认识。设定高价位,主要是因为在通路上要花费更高的成本,要为经销商提供更高的利润空间。
第十一条军规自建通路
通路是中国企业下功夫最多的地方,也是确实能产生思想的地方。中国的市场这么大,消费者分布这么广,企业怎么可能又做产品又做通路呢?教科书中说应该通过代理或分销的方式啊。但中国的消费品企业居然反其道而行之.不走分销道路.走自建通路。以TCL为代表,从1996年开始自己建营销网络,解决了通路经销商不可控制的问题。将通路的控制置于第一位.是中国市场环境下的创新。
企业获得了通路可控制性.却失去了通路效率。失去的效率过大的时候,企业就面临着失败或转型。春兰空调和乐华彩电是失败的例子.TCL则选择了通路再造。
第十二条军规非正式通路
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销售通路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正式通路是指进入正规的零售网点;此外,还可以直接进入特定的集中消费场所.如宾馆、餐馆、酒店.酒吧、卡拉OK娱乐厅、美容院等。后者称为非正式通路。对化妆品业、食品业而言.非正式通路有时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应强调的是.这两类通路的整体营销策略(包括产品。价格和促销手法)往往有很大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