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条军规差异化竞争
中国本土企业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特别学习定位理论和差异化营销).结合自己国情有所创新。在建立品牌上.海尔学习西方的一套是做得非常成功的。在产品或品牌的差异化竞争中.中国的企业家表现出智慧,如服装行业的杉杉等等。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养生堂.农夫山泉(2000年)通过竞争的差异化,创造了很好的市场机会。另一个案是统一的”鲜橙多”(2003年)成功挑战汇源果汁:汇源诉求“健康”,统一强调“漂亮”,把产品概念从“纯果汁”差异化变成“果汁饮料”。
第七条军规挖潜礼品消费和关系消费大市场
中国社会是一个重人情关系的社会.愿意和舍得在关系场上花钱。企业应借礼品在国人生活中的分量,拉动产品的大量销售。重要的个案是1996年的三株口服液,当年销售增长得那么快.大多是通过礼品实现的。2001年“商务通”销售之所以超过预期的一倍,也因为礼品比例很高。2002年~2003年的“脑白金”更不用说了.直接强力诉求的就是“送礼”,结果是“无创意的广告”带来了好的销售。团购的消费,过年过节礼品券的消费,也都是这条路线。
第八条军规低成本竞争
说到低成本的创新大家都会想到格兰仕,实际上整个中国家电行业最后都走上这条路,通过低成本得到市场的优势。温州打火机能够在国际上把韩国打火机.日本打火机的市场都抢过来,是因为低价格。摩托车行业民营打败国营和合资.基本上也是靠低价格的颠覆。曰化行业雕牌和舒蕾有力挑战叫板宝洁和联合利华,也靠低价格。
由于中国市场有多级多层的巨大级差.所以中国低成本的空间也很大。
第九条军规以拉为主变为以推为主
中国企业在通路方面的创新比较多,最主要是从跨国公司以拉为主的战略转向以推为主的战略,即把经销商通路看得比最终消费者更重要,广泛采取以通路为中心的营销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