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人的皮肤问题其实有很多,比如要防皱纹,比如要美白,比如脖子的美容,比如手的美容,等等等等,这些细分市场都是大把的机会。如果有类似艳采的产品能认准艳采的这个软肋下一剂猛药,艳采的千人一药的弊病就会凸显得很明显。竞争对手只要为自己定位为“专业地解决皮肤的这几个问题”,同时也将意味着会为艳采做一个重新的定位,这个定位就是“其实艳采是不专业的”。
艳采的第二个软肋:供应链过长。
在倡导渠道扁平化的今天,艳采的营销模式却是采取了非常传统的总代理制度。它在全国有一个所谓的“全程总代理”嘉和公司,在中心城市又有一个当地的总代理,这个总代理一般是保健品行业的(因为日化经销商能接受现款买断的不多),在这个总代理下面,有时候又会有个日化的经销商。供应链过长,为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反应缓慢,市场终端操作控制力度不够。而总代理的必然结果是市场营销的命脉被别人所控制,厂家失去很大的自主权。一旦市场上有相当的竞争对手出现,在僵持阶段只要祭起价格战的大旗,艳采将十分为难。
在它目前的渠道中,嘉和的拿货价格还不是十分清楚,中心城市的保健品总代理大约是60扣左右,日化线经销商的拿货价格大约是在65扣左右。65扣本身已经无多大的利润空间优势,并且由于各级代理商层层的盘剥,真正到达终端的费用支持将必然大打折扣。在未来,艳采不幸地迎来它的不需要太强大的竞争对手的时候,它过长的供应链必然会使其大吃苦头。别人需要一个程序调整的政策,它却需要两倍以上的程序。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只要分渠道操作。奇怪的是为什么现在它还不这样做呢?把药店的OTC渠道和商场超市的日化渠道一分为二,单独操作。难道又是供应链过长的反应缓慢?还是积习难返呢?
艳采的第三个软肋:不擅长日化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