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进行时·事件个案
营销:于一场危机事件中
——从广东“非典型性肺炎”事件看企业营销
■广州/苏为东
全国人民还在欢度羊年春节的期间,广东却笼罩在一场“怪病”的阴影中,不断有传闻说不明原因肺炎在广东的广州、中山、深圳、河源等地传播,并已造成多人死亡。各种传闻和猜测的版本每天成倍增长,一时间流言四起、人心惶惶。板兰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罗红霉素、食用醋、口罩等一度在广州等地全面脱销,假冒伪劣商品也乘虚而入。
随着政府和卫生部门的努力,目前已经恢复平静。但这次事件中所出现涨价风潮、抢购风潮无疑是营销学乃至经济学的一个生动案例。我们有必要来分析一下这个事件中消费者和制药企业的反应所带给我们的一些思考和经验。
一、广东肺炎事件的简要经过(二级)
从相关媒体的报道,我们可以将这个事件以时间为线条作个简要的回顾:
2002年12月26日下午,发现首例病人为英德市厨师练某。
2003年1月20日,共发现该类病例28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其中医务人员(含护工)13例,年龄最小1岁3个月,最大53岁。
2003年1月21日到22日,广东省卫生厅派出专家组到中山市,对该市三家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现场调查。根据专家组的报告,该病例为非典型性肺炎(病因未明,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
2003年2月3日,广东省卫生厅向国家卫生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汇报。
2003年2月8日,广药集团白云山中药厂决定当天就实行三班生产,原材料、包装品、运输、质检等部门要分兵把守,保持板蓝根生产所需材料的供应畅通,同时,在广州各大报纸媒体上,以“防治病毒感染良药,白云山板蓝根献爱心”为题的广告即时在头版登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