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HR管理出现新趋势

   2023-10-05 互联网1970
核心提示:  人力资源顾问公司ORC W o r ld-wide对跨国大中型企业的一份调查显示,37.1%的受访企业认为人才管理是2007年HR工作的重中之

  人力资源顾问公司ORC W o r ld-wide对跨国大中型企业的一份调查显示,37.1%的受访企业认为人才管理是2007年HR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企业重视领导层的人才培养和筛选。现在,企业将眼光拓展到组织内部各个层级的人才管理,关注如何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建立完备的人才供应链。

  研究发现,这些企业之所以重视人才管理,是因为在全球扩展的过程中,人才短缺逐渐成为发展的阻力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也是人才争夺的重点战场。过去,由于中国教育普及率低且发展不平衡,高素质和专业化的本土人才匮乏,跨国企业的人才争夺主要是在海外进行,其中包括港台和海外华人。不过,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人才战略也正在变革中。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跨国企业的本土雇员比例正在增加。2000年,20万家外资企业拥有332万本土雇员。到了2004年,在华企业仅增加5万家,但是本土雇员的数量达到了563万人。

  另一更为重要的变革是管理层的本土化。来自海德斯哲国际咨询公司的数据表明,中国本土经理人已经成为在华跨国企业高管主力。1995年,在华跨国企业的管理层中仅有3%的本土经理人,2005年这一数字变成了35%。

  最后一点不容忽视的战略变革是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过去,在跨国公司工作的优秀人才,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中国以外接受教育,并进入当地企业工作;第二种是在海外接受教育后,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或者直接回到中国进入中国分公司;第三种是来自中国本土,并在本土完成知识和经验积累的优秀人才。跨国公司招收这三种人才的方式,基本上可归于“资源掠夺型”。因为,企业并没有参与到人才的初级培养,而是与中国本土企业直接争夺成熟的人力资源。不过,随着全球化和本土化趋势进一步推进,跨国集团在中国的战线也越来越广,单靠“掠夺”人力资源已经不能够满足其需要。从长远来看,在本地建立起成熟完善的人才供应链,培养自己的“子弟兵”,成本远低于高薪聘请“外来和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