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必须社会化改造

   2024-03-11 互联网520

家族企业是家族与企业的一种结合体, 从管理的角度来理解, 它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有人认为, 家族企业应摒弃家族式管理, 代替以现代企业管理。事实上, 家族企业不可能完全按照家庭运行的规则, 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现代企业的规则来运行和开展管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阶段变化, 选择家族式管理模式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或将二者结合起来。

在企业创办期, 家族企业的创业与维持主要依靠的是家族成员的各种支持, 经营管理中更多遵循家庭运行规则, 如果一味强调企业规则, 就可能会失去家庭成员的忠诚和无私的支持。因此, 在家族企业创业初期, 家族式管理模式其特有的优势成为大多数创业者的首选。随着家族的繁衍和家族企业的发展, 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会渐渐淡化, 家族成员不断追逐各自独立的利益形式, 利己主义开始盛行, 特别是在外部投资者以管理者进入企业以后, 家族式管理模式已不是家族企业的正确选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则成为家族企业摆脱桎梏的途径。

五、家族企业的社会化趋势

(一) 家族企业社会化的必然性

1. 家族企业社会化的内部因素

家族企业逐步社会化是家族企业的一种必然趋势。其本身发展过程中就有社会化的内动力, 这就是随着家庭的繁衍, 家族企业的财产在一代一代家族成员中分割传继, 而这些继承财产的家族成员, 相互之间的血缘关系会逐渐淡化。

最后, 这种关系演变为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关系。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血亲关系受到高度重视的国家, 随着亲缘关系的逐步疏远, 其关系会逐渐演变为一般社会关系。

2. 家族企业社会化的外部因素导致家族企业社会化的外部因素远比内部因素复杂。

首先随着规模的扩大, 家族企业管理人才不足, 不得不突破家族的圈子, 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家族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不仅是营业收入的上升, 必然也随之带来管理事务的大幅度增加, 管理专业化被提上议事日程。业主不可能像过去那样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大权独揽。将企业管理权利分给家族成员是一种处理方法, 但是家族成员的范围和能力决定了这一方法是有限度的。

其次,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规模扩张与资金供应发生矛盾, 一旦家庭内部的融资不能满足资金的需要, 企业就必须面向家族之外筹集资金, 引进新的投资者。公开向社会投资者发行股票就是从社会筹集资金的常见方式, 由此会直接引起家族企业所有权的社会化。

(二) 家族企业社会化的演变过程

通常来说, 家族企业社会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家族企业管理的社会化阶段

在家族企业社会化的过程中, 可能最先遇到的就是家族企业在管理上的社会化。因为家族企业一旦规模扩大, 实行多元化经营, 必然使得家族企业内部的人才短缺, 这就迫使家族企业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将人才的目光转向家族之外。

2. 家族企业所有权的社会化阶段

在家族企业所有权的社会化过程中, 非家族成员占有相当的比重。所有权社会化是家族企业的一种制度变革, 受家族企业管理社会化的影响, 同时它又决定了家族企业的管理社会化。

3. 家族企业完全社会化阶段

一旦家族企业完成管理与所有权完成社会化, 家族企业就会最终走向完全社会化的阶段。所谓家族企业的完全社会化指的是家族企业完全脱离了家族色彩, 家族在企业中不再具有优越的地位, 家族成员成为企业中的一般成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