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人才观,揭露二十一世纪的战略趋势

   2023-12-16 互联网1560
核心提示:我演讲的题目比较重要,沈荣华有三个,我是上海的沈荣华。解读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人才观,写这篇论文有两个背景,一个是2003

    我演讲的题目比较重要,沈荣华有三个,我是上海的沈荣华。解读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人才观,写这篇论文有两个背景,一个是2003年我参加了中央人才会议材料的起草工作,第二个背景,2006年我参加了中央关于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意见的起草工作,这个文件大家还没有看到,但好多精神在十七大报告里有所体现。

    我讲的是国家人力资源发展的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谈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近几年我有一个非常深切地体会,中央的人才观发生了重大变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重视人才工作,但是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我加了两个字“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提出了三个观点: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观点;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观点。最后这个观点好多人不理解,我到科技部做一个报告,领导也提出来,人才怎么还要党来管,实际上样领导同志解释这个观点的时候有三句话: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管人才就是党兴人才;党管人才就是党聚人才。

    第二个问题,树立实践科学的人才观。科学人才观第一个提出来的人就是胡锦涛总书记,片面的人才观不仅影响到干部人事制度,而且影响到我国的教育事业,甚至已经影响到全社会。我们认为树立科学人才观有三个突破:第一个就是人才内涵的突破。这里提出了四个不唯: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深、第二,人才标准突破。字邓小平的标准叫“德才兼备”,江泽民的人才标准叫“靠得住、有本事”。这次讨论当中,19稿的时候改了八个字:品德、只是能力、业绩。第三个,就是统计方法的突破。提了“分类统计”的思路,领导同志讲了两句话:淡化人才重量的概念。

    第三,加强人才资源建设。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能力主义的世纪。十七大提出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与这个目标相比,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这里我提了四条:第一,切实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我统计了十年,中国教育占GDP的比例在3%左右,最高没有超过3.5%,最低是2.7-2.8%,我从1997年统计到2005年。人力资本投资有什么问题呢?三个投资主体都不到位,国家投资主体不到位,企事业单位投资不到位,个人投资相对好一点,但是也不到位。第二,把人才强国战略列入国家规划。我们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九个五年计划都有失误,第一个到第九个五年规划都没有把人才规划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第十个五年规划才有了人才规划。第三,构建两大教育体系;第四,加强三支队伍能力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

    第四,人才评价要创新“三个注重”。中央领导同志讲的时候有三个注重:第一,注重群众认可:主要指向是党政人才的评价;第二,注重市场认可:主要指向是企业经营人才的评价;第三,注重社会和业内认可:主要指向是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中国的评价问题没有解决,上海一位副书记离开上海到北京市也讲到,公务员的考核问题没有解决,而且现在越搞越复杂。去年她们创新型人才的时候,国家科委提出两句话:第一,搞基础理论研究经过国际同行认可;第二,应用研究的科学家要经过市场认可。

    第五,处理好市场机制与政策定到关系。中央领导认为目前我们国家还是转制经济的情况下,中国的人才流动完全靠市场机制还不行,还要政策引导。这里有三句话:第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才资源市场。第二,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国外官员、企业家、专家的流动是非常非常方便的。第三,完善人才市场机制。主要是三大机制,薪酬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

    第六,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我们国家的人才总量居世界第一,高素质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例在5%左右。这里有四点:第一,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不断推进制度创新(院士制度、突贡专家制度、博士后制度等);第三,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第四,加强和改进重要人才安全。前两年上海一家企业200人集体辞职到新加坡一家公司,这件事惊动了总书记,专门派人到上海调查。

    第七,完善陈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总书记人才工作决定里改了七个地方,这句话是他改的地方,探索建立产权激励机制是我国分配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改革,这里有三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期权股权激励;第二,探索建立人才资本积科研成果的有偿转移制度;第三,探索建立产权激励机制的配套体系。

    第八,加大人才工作改革创新的力度。中央提出来六个机制:第一,人才培养机制;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所大学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句话我们起草文件的时候也讲过中央领导听,情况如此严重。有的同志说我们国家改革最后一个堡垒是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是第二个堡垒。第二,人才评价机制;第三,选拔任用机制;第四是人才流动的机制;第五,分配激励机制;第六,社会保障机制。贯彻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人才观,关键在于改革体制。如果过去三十年人事工作是靠政策推动的话,未来的二三十年应该是制度创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