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型预算管理的模式

   2023-05-12 互联网3900


  (四)预算的调整

  预算项目调整的申请、上报、审批、下达流程与预算编制的流程相同。利润预算、现金流量预算调整不突破年度预算的,由各单位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超过年度预算的利润预算、现金流量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调整、资本性支出预算增减项目调整,由基层单位预算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报省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

  (五)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与考核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及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按季度进行分析,着重分析利润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的完成情况,对当期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之间存在的差异,不论是有利还是不利,都要认真分析其成因,而且要写明拟采取的改进措施。预算分析的重点是差异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2.预算执行情况考核。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及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预算完成情况、预算编制准确性与及时性等指标。考核采取记分制,基础分为100分。在预算完成情况考核中,预算的实际完成数每超过或低于预算数一定的百分比则给予一定分数的处罚或奖励。最终根据实际取得的分数划分不同的档次,分档次确定给予多少奖金或扣减多少经营风险抵押金。预算编制准确性与及时性考核的方法与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相类似,最终也是按实际分数所在的档次来确定奖惩。

  预算管理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上下目标的一致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与企业上下目标是否一致关系极大。如果企业下级部门仅仅把预算指标作为上级下达的任务来被动地加以完成,那么这种努力就很可能会偏离企业的总体目标,达不到预算管理的预期效果。因此,在预算的实施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使预算的编制执行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企业的总体目标之上,不要为细枝末节耗费过多精力。1998年以前,江苏省电力公司下属各供电局的购电价格没有统一。由于不同电厂的电价不同,每年预算编制时各电厂的电量在各供电局之间的分配就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各供电局在预算编制和进行实际业绩考核时,都要为此耗费大量的精力。1998年后,按统配电、集资电、小火电等类别的预测电量比例统一制定了供电局购电价格,这样,各供电局无须再为不同电价的电量分配比例而耗费精力,从而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预算收入(即售电量)的增加与成本费用的严格控制上,使公司上下的目标更为一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