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型预算管理的模式

   2023-05-12 互联网3900


  (三)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从1998年开始,江苏省电力公司开始实施资产经营责任制,制订了《内部模拟市场管理办法》、《资产经营管理办法》、《财务预算管理办法》以及相应的实施意见、编制说明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包括内部目标利润、资产回报率、资产负债率和不良资产率等指标在内的资产经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资产质量、资金使用效率等进行全面的考核。同时,配合以上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本着“全面预算、全额预算、全员预算”的原则,将资金、实物、电量、线损率等所有可以用数量、金额加以反映的方面,所有与货币资金收支有关的项目都纳入预算的范畴,严格控制预算外收支业务的发生,在全体员工中培育全面预算意识,使预算管理的思想深入人心。

  江苏省电力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使企业的预算管理实现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预算管理关注的重点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延伸到经营过程(业务预算和资金预算)进而扩展到经营质量(资产负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全面预算实现了各预算表之间相互平衡制约,降低了预算的随意性,为实现预算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营的事前事中控制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联合调查组所作的实地调查主要是针对这一管理模式进行的。

  (四)电脑网络支持下的预算管理模式

  针对第三阶段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预算管理耗费的时间长、个别预算管理完全靠人工来执行有时很难控制、各部门之间的信息难以沟通等种种问题,江苏省电力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开发了一套网络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FMIS)软件。目前正在谏壁发电厂进行试点,即将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该系统建立在电脑网络的基础之上,从预算指标的建立、平衡、调整到执行与考核,信息的传递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大大节省了预算管理中信息在各部门各层次之间传递的时间。FMIS的预算模块将所有与预算相关的业务都规定了标准的流程,固化于系统内部,经济业务只有依次经历标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才能顺利流转。FMIS还对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了明确的划分,这样既保证了预算的严格执行,又杜绝了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使得全面预算能够得到及时、顺利、严格的实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