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度雇主裁员现象之本土“随行”

   2024-03-11 互联网860
核心提示:  不是不想看全豹,而是只得见一斑。  幸好,一叶落知天下秋,我们大多数人对于国内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总体情况是熟悉的,在经

  不是不想看全豹,而是只得见一斑。

  幸好,一叶落知天下秋,我们大多数人对于国内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总体情况是熟悉的,在经济危机、全球裁员的环境下,我们只需向国内企业状况投去小小的一瞥,就可略知一二。因此,有限的资料已经足够我们开展这项工作。

  自新劳动法实施以来,我国企业对于解除劳动合同这种字眼可谓讳莫如深,就连裁员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回应任何裁员的传闻都多半是"否认"二字。从前面的图表分析中,我们总结了中国与全球情况的几点细微差别。

  1、从现有数据来看, 中国金融业相比欧美等国家,受华尔街影响不大,没有发生大规模裁员事件,并且跨国公司全球裁员波及到中国区的也很少。应该说,金融业的稳定则来自有限的私有化程度,和中国金融行业参与世界经济版图的现状吻合。

  2、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占了总裁员人数70%,可见,我国改革开放并加入WTO以来,这两大行业的外向型进程加快,因而受国际影响巨大。而支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就是我国低廉的劳动力,这两大行业大幅裁员的对象就是那些临时雇员,主要为农民工。08年后半年,出现了大批农民工返乡,就是这个原因。另外受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分别是采矿行业和IT业,裁员人数占比各是11%、16%,传媒业受影响程度位列第三层级,占比3%。

  3、2008年夏季,在国际上出现裁员小峰值的情况下,中国的裁员事件却十分稀少,原因之一在于奥运会给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裁员潮的冲击。当然,也不排除媒体因大部分精力用于报道奥运会,而对于裁员事件没有给予足够关注的可能。

  4、中国裁员事件和规模都比较低,除资料有限原因,也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不无关系。《劳动合同法》增加了企业裁员的成本,使企业在手起刀落之前不得不有所顾忌。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企业裁员20人以上必须上报"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规模裁员的出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