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缺乏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比起来仍然远远落后。由于生产力仍然低下,相对而言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制度、管理理念仍十分落后,不少民营企业家普遍缺乏民主思想、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法制观念。反映在企业经营中,典型的表现是视员工为犬马,视顾客为草芥。致使许多企业人员流失十分严重,在大大损害企业生产力、竞争力的同时,生产出的产品不能赢得顾客的认可和信任,因而被消费者所唾弃,使企业陷入困境。
随着市场经济程度的不断深化,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市场的威力和魅力正在逐步体现出来,企业文化病状况也会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也从以前的挫折中吸取教训,变得聪明一些,开始自觉地进行企业和自身的文化改造。具体表现为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遵纪守法,依法纳税的观念,奉行良性竞争。在企业内部,大力改善管理,健全企业制度,实行人本管理,尊重员工权益、善用人才。在企业外部,逐步树立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经营思想,注重产品质量,不断加强和完善售后服务,不断推出适合社会和顾客需要的新产品。凡此种种都是十分可喜的企业文化的良性蜕变。
4.观念缺位
有些民营企业家一贯守法经营,老老实实办企业,但到了一定程度,感觉经营企业越来越吃力,企业效益越来越差,有着深深的危机感。这些民营企业家并没有认识到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他们始终认为“生产是实的,文化是虚的”。有的企业名义上也搞企业文化建设,但并不重视,更不落实,形成“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要能够生存和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架构或者企业的管治水平、资金、设备等,而在于是否真正尊重员工,激励出员工的潜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团队精神,使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