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观察更为广泛的数据,在人均GDP达到5000到6000美元之际,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临界点。去年中国大陆的人均GDP是6000美元,明年则可能会进入到8000美元。而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已经在三四年以前就迈入到这个临界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将更为明显。相对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比重一般保持在70%以上,世界一流城市是在80%以上,香港的服务业占比达到93.2%,北京是75%,广州是61%,深圳仅为53.2%.
“掘金”中国服务业的商业机会,因此显而易见:城市化和新富人群的扩大,会让人们购买更多服务;2020年65岁以上中国人将达2.5亿,老龄化的加剧,需要医疗、养老和更多服务;需求层次的提升,让中国人开始思考如何将钱花得更有质量。而制造业的困境与转型,使得如何把服务业和制造业打通,成为一门“大生意”。
现代服务的支点
为什么中国台湾地区的服务业态异常发达?
首先它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岛内就那么几千万人的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后企业为了生存被迫创新。怎么创新?比如做酒的,一方面做好酒的本身,另一方面开始深耕包装,将装酒的瓶子直接做成艺术品。
又如做烘焙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怎么办?干脆把烘焙工厂重新装修一下,开辟参观通道,进而开发工业观光旅游。
反观大陆地区,尽管服务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因为市场太大、竞争尚不充分,服务业的发展相对缓慢。无论是服务业本身,还是制造业的服务环节,都有改善提升的空间。
在医院看个感冒需要大半天,去餐厅吃饭等了一个小时还没上菜,坐飞机出差被延误了数个小时,相信医疗、餐饮、航空等服务业都带给过人们类似的焦躁。
那么,大陆服务业能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导入精益的管理思想?答案是能。“用制造业的标准来做服务行业”,携程由此创造出了一个行业。如订飞机票,携程把这一个行为解剖成20个行为,每个行为环节有3~4个行为指标的要求,一共有67个考核指标。携程的呼叫中心20秒接通率高达90%.通俗地讲:铃声不到三下,一般就能接通。携程咨询准确率99.8%,订单回复率99.9%.
但其前提是,要做到精细的服务,更需要专业化的知识。
为什么我们感觉中国的服务业水平不如一些发达国家?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我们对比一下各国的餐厅,卖得贵的法国菜和意大利菜,其餐厅服务员都非常擅长为顾客解释菜品的做法、特色,甚至历史渊源。那么为什么中国的餐馆解释不了?是因为我们的服务员不负责解释菜,他们只负责端菜。
不同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水平都是高知识或者高专业化的。当我们进入到现代服务业的时候,某一个专门技术服务领域的细节化程度和深化程度达到空前的水平。
在现代服务当中关于“专业”有两个关键概念,一个是成熟的专业细分,第二个是专业共享能力。我们的制造技术已经极其专业,但我们的服务业,离“专业”二字还相去甚远。而从传统服务到现代服务,最关键的正是“专业的服务理念”。
小服务,大生意
服务业创业的特点是,从细分的市场开始,在一个小小的缝隙里做出一个行业。消费者任何一个细微的服务需要,都能做成一门巨大的生意。
生意1
三替:从家政出发
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家政服务需求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家政服务存在琐碎、难以量化、地域局限等限制。曾经“客户还没有员工多”的“三替”公司,突破了这一瓶颈。
三替公司依靠建立成熟的服务理念、服务技能、服务标准等成为全国性家政服务业龙头企业,成为家政服务的代名词。
针对目前家政业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资格证书的情况,三替以高标准的培训来建立自己的优势和行业标准。三替从国外引进高端家政项目,包括早教、高标准培训保姆、月嫂及金钥匙管家。三替培训学校的学员可以系统地学习熨烫衣服、插花、烧菜做饭等家政服务内容,每月一期的培训班仅学习材料就需6000多元。三替还对保姆实行企业化管理,给保姆提供入职培训、免费吃住、有了纠纷后的法务支持,对于东家有员工管理、有售后服务。
三替做的并不是简单的中介服务,而是力图从普通家政服务向生活服务提供商转身,将服务业做成一个大产业。
“你如果想要挂哪个医院专家名医的号,只要提前一周上我们的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就可以帮你挂好。又如我们承建的浙江省96365生活服务平台能为大家提供订飞机票、火车票、汽车票等便捷服务。”三替总经理陶晓莺介绍,现在三替所做的家政服务内容仍旧是传统的,服务平台却是现代的,三替高效的网络平台不仅为自己所用,还运用在三替承建的政府项目——浙江省96365生活服务平台,让更多的家政公司通过这一大平台将需求双方联系起来,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家政服务现代化水平。
在这个新平台上,三替的服务可以更细致。比如,一户人家家电要以旧换新,只要拨打三替生活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热线,家电以旧换新的配套服务单位就近来进行办理。从城市的每个角落发出的服务信号,都会通过三替的专业化数字平台得到落实,最终得到高质量的家政服务。
三替的这个平台还能为客户提供立体受理,客户通过发短信、网上留言等方式,都可以得到三替的服务。这一系统还会为客户建立服务档案,为客户提供更体贴入微的服务。建立在这个新系统之上的三替保姆数据库上线后,客户还可以通过视频与保姆沟通,了解其过往业绩,熟悉保姆特点,实现在网上找保姆的愿望。
在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三替的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如今这个家政“王国”,已经成为行业的“领跑者”,而它的未来发展目标则是成为中国家政行业的“沃尔玛”。据透露,5年里三替将在全国200个以上城市完成布点,并计划5年内完成IPO.
生意2
颐年康盛:富豪们的私人保健医生
在美国,健康管理是一个市值超千亿美元的产业,其中许多企业都是数百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尽管4年前,中国也有公司萌动了引进这种理念和模式的想法,但发展至今,与美国70%的人享有健康管理服务相比,中国享有这项服务的人尚不足0.1%.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项显得更加“小众”的服务模式正在发展起来。2008年,颐年康盛健康管理公司成立。这个采取会员制的公司,每年的会费都在1.8万~8万元之间。它将目标消费群定位于企事业高层、政府高官、私营企业主等个体高端客户,主要都是年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富豪”、35岁~55岁的男性,为他们提供第三方的高端服务。
创办颐年康盛之前,宋海峰在国内一家知名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待了三年多。支撑其商业构想的因素有两点:一方面,在宋海峰与老总们的接触中,他发现,这些老总非常重视健康,也舍得为健康投资,但是却始终没有找到科学且合适自己的方案;另一方面,北京拥有全国最丰富的医疗资源,而中南海的专家应该是全国最好的保健医生,并且具有光环效应。
于是,权威的专家资源成为宋海峰能在健康管理市场上放一把火的重要法宝。当初为了说服这些专家与其合作,颐年康盛可谓不计成本:“专家们的需求我都会满足,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出诊时我们会专门派车接送。”由于掌握了这些核心的专家资源,他现在提供的服务被复制的可能性很小。
宋海峰直言,医学是科学,80%的说法是相同的,并没有太多自由发挥的余地。只是,当老总们面对的医生是当年服务于政府领导人的专职保健医生,尊敬之情往往会让他们更愿意服从。
按照宋海峰的设计,现有的VIP客户每年都有四次机会和这些首长们的医生见面,按照季度,制订个性化的养生计划。不过,往往是诊疗一结束,VIP客户就重新回到原有轨迹上。这个时候,颐年康盛的干预才真正开始。
在健康干预方面,很多公司都参照美国HMO组织的模式。在美国哥伦比亚,HMO有一个超大的呼叫中心,拥有450名护士、50名医生不停外呼,提醒他们所服务的客户“该喝水了、该运动了”。
在颐年康盛的公司内部,也有一套信息化的服务平台。他们通过EMS为客户快递推荐书籍和光盘,或是一年52周,每周都发送不同内容的短信,而短信的内容,通常是把客户与中南海保健医生的120分钟会谈,拆解成重要忠告。
在周五下午的6点到6点半钟,患有“三高”的客户可能收到这样的内容:“颐年康盛温馨提示:中南海保健专家提醒您,周五下午聚会或者应酬,尽量不要喝白酒,喝三分之二高脚杯的红酒,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
这个时候,客户可能正在吃饭,一条及时的短信不但提醒了自己,甚至还可能拿起手机,作为向劝酒者推脱和解释不能喝酒的“令牌”。
此外,颐年康盛还创造性地“捆绑客户的太太、孩子甚至是保姆”。譬如通过指导保姆买菜,将胡萝卜、洋葱分量加大,将高蛋白减少,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会员的饮食结构。
颐年康盛的服务还体现在诸多细节上。比如,若需治疗,他们要求客户必须住在医院附近、指定的五星级酒店中,以方
便及时就医,而所有费用都由颐年康盛支付。也就是说,无论交通、住宿等服务,都被颐年康盛锁定在“一对一”的服务内涵之中。
在宋海峰的设计中,完全式的服务是颐年康盛的核心价值,“任何时候,您仅需一个电话,剩下的事情都由我们来服务。”
生意3
蝶麟服务:精细空间后勤有金矿
国内各类新建筑的层出不穷,带来后勤管理的大生意。酒店、食品厂、制药厂、研发中心、商务中心、国际学校等,都需要后续的保洁、保安、绿化、虫害控制、设施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后勤服务。上海蝶麟实业就是一家提供一站式后勤服务,让企业更专注于自己核心业务的服务型创业企业。
其创始人张良科班出身,一毕业就进入一家世界500强公司从事商业后勤管理服务工作,从一线的保洁员开始做起,观察思考公司的管理、运作,钻研技术。就这样,工作三年后,他辞职成立自己的公司,从设备运行与维护、保洁、绿地维护、洗衣服务、虫害控制等项目开始,不断发展与完善。张良将这一创业型模式描述为“娩出型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