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企业文化解析:惠普中国的“舞龙”细节

   2024-01-18 互联网1370


  《21世纪》:专门化的培训制度又是如何设置的呢?

  张国维:惠普的培训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平台式的,一种是专业化的。要求员工在具备惠普需求的基本素质同时,具备所在部门的专业素质。

  惠普设置了“惠普员工的发展学院”,专门负责培训制度的设置和实施。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新员工培训教育,所有刚加入惠普的员工,在一到三个月之内都必须参加为期一天到三天的培训,内容主要是日常要求、公司的文化和战略等。第二,对新加入或刚获得晋升机会的新的管理者,接受领导力方面的培训,掌握惠普公司在人文管理的工具和最基本的技能。第三个是对中高层管理者进行的基础的专业技能培训。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惠普的培训制度是台阶式的,员工发展到不同阶段,企业文化战略、领导力和专业技能在培训中占的学分比重也会有所区别。

  《21世纪》:这样的培训机制能否让惠普留住了大量的人才?

  张国维:通常大家会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流动性越小越好,事实上不一定是这样。因为企业也像人体一样要新陈代谢。所以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很少关注整体流动性,而是要看不同层面的员工的流动性怎样。我们当然希望具备高潜能和高业绩表现力的人尽可能少地流动,而不断淘汰低潜能和低业绩表现的员工。员工的年龄、学习能力和业绩表现都在变化,所以流动也是正常的。我们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就是将这种流动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