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否认,追求卓越的政绩,从古至今的为\"官\"者、为\"企\"者无不趋之若鹜,政绩是党的领导干部的重要工作目标,是群众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领导干部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作为国家而言,全党干部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出发,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方向,真正形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浓厚风气,形成奋发有为、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对安钢这样的国有大型企业而言,领导干部的政绩,就是要直接体现在有利于企业当期效益的平稳增长,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上,只有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才能顺利实现上述目标。当前,在我国钢铁工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安钢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积弊多、包袱重,要发展钱从哪里来?要改革人往哪里去?\"发展难,不发展也难\",如何面对、怎样发展折射的正是一个政绩观的问题。行业内有个说法,国有企业这么难,矛盾这么多,与其煞费苦心、饱受艰辛地寻求企业的发展振兴,不如被动守摊,保持一时之绩效,苟且一时之繁荣。但是安钢的领导者却以开放的思维,思考企业的发展,要打造钢铁强厂,建百年优势企业。适时推出和全力实施的\"三步走\"企业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了企业效益的平稳增长与长远目标实现的关系,把企业做大做强,把全体职工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这种政绩观,才是真正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当代值得弘扬的政绩观。
正确处理求真务实与创新的关系
求真务实继承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蕴含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求真务实,不是一味老老实实,埋头苦干,因循守旧,不求进取,这种\"求真务实\"只会使各项工作出现历史的倒退。推进企业各项事业的进步,必须求事物基本规律之真,务解决问题方式方法创新之实,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创新进取的革命精神,真正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更富成效。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的进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很多是没有先例,必须在创新中解决的。在安钢有一种理念,创新并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在实际工作中,一次思维方式的转换,一个关键点的突破,或者是工作程序的重新结合都能产生新的绩效、带来新的气象。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安钢管理层面求真务实精神与创新工作思路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突破思维定势,强化管理创新,全面提升专业管理档次,各项专业管理以适应集团化大生产、现代化大生产为目标,确定工作重点,针对薄弱环节,确定攻关课题,开辟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创造新的管理方式、方法,真正发挥专业管理作用,形成安钢专业管理的系统优势。在子(分)公司管理方面正确处理\"统\"与\"放\"的关系,强化对子(分)公司资产运营工作的监督,使其在规范的制度下健康发展,形成既有利于增强子(分)公司活力,又有利于集团公司监管的良性互动局面。子(分)公司普遍得到长足的发展,信阳钢铁公司兼并时濒临破产,经过几年的发展,生产规模由年产不足20万吨生铁,增长到年产钢、铁双100万吨的能力,成为当地的利税大户。在成本管理方面,通过开展\"效益系统工程\"把成本管理的责任和压力分解到产、供、销、运等13个子系统中,各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点带面,建立机制,策动全面联动的局面,促进技术经济指标的全面改善,整合出集团公司的整体效益。企业经营实践使安钢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求真务实才能真正成为推进一切工作不断向前的原动力,各项工作才会更富生命力和创造力,企业的各项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