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换汇成本在企业出口退税管理中的运用

   2023-10-05 互联网2280
核心提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商务部实行了进出口经营权备案登记制度。随着此项制度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商业流通企业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商务部实行了进出口经营权备案登记制度。随着此项制度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商业流通企业拥有了进出口经营权,成为退税管理中的外贸企业。外贸企业在申报出口退税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换汇成本过高或者过低,特别是2005年7月21日后,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浮动会进一步加快,直接影响到换汇成本的计算,那么,换汇成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指标,很多企业处于懵懂状态,本文结合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针对这一问题做出分析探讨。

  一、换汇成本的概念及应用阶段

  (一)换汇成本的概念

  对外贸易中通常所说的出口商品换汇成本是指:商品出口净收入每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币总成本,即用多少人民币换回一美元。一般情况下的计算公式为: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口商品总成本(人民币元)÷出口商品外汇净收入(美元)

  这里的出口商品总成本,包括进货(或生产)成本、国内费用(储运、管理、预期利润等,通常以费用定额率表示)及税金;出口商品外汇净收入指的是扣除运费和保险费后的FOB(离岸价)外汇净收入。

  1992年,国家税务总局启动出口退税电子化项目,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换汇成本被正式提出,它是指外贸企业出口商品销售收入每外币(一般指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币数(不含利费的情况下)。我们知道,我国是外汇管制国家,外币在国内市场不能流通,如果企业要动用出口产品取得的收入,必须在银行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而银行是按照一定的外汇牌价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在汇率相对稳定的时候,企业可以知道出口商品的人民币预期收入,判断该笔出口盈亏情况,因此,换汇成本是出口企业考察业务盈亏的参数,也是税务机关衡量企业出口业务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