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O及EMBO不是企业改革的方向

   2023-11-15 互联网1920
核心提示: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在云南丽江召开的中国资本运营论坛第三届年会上,纵论MBO及EMBO不是企业改革的方向,引起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在云南丽江召开的中国资本运营论坛第三届年会上,纵论MBO及EMBO不是企业改革的方向,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华生说,MBO,即ManagementBuy-out,原意是说在合伙或合股的企业中,主要股东兼管理人把别人的份额买下来。因此,MBO的准确含义是管理层买断,而不是我国通常所指的管理层收购控股权,即MBC。在西方经济中,管理层参股或给予期权比较普遍,但很少有管理层收购或买断的。原因是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一般只会锦上添花,而不会雪中送炭。很少有人会给囊中羞涩的经理提供巨额资金去MBO。杠杆收购一般只是提供给自己已有相当资产和实力的投资人,在担保和抵押的基础上去做。

  华生说,EMBO即职工也参与收购本企业在国际上一般不予推荐。因为平均主义的职工入股并不能解决动力问题,尤其是在企业规模稍大的情况下。让职工把自己的储蓄和职业安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符合现代经济保险和分散风险的原则。至于把国有职工身份置换的“养命钱”也算成股投在本企业,更是危险的做法,不能提倡和推广。其实搞EMBO的人并不隐讳,他们本来对职工参股并不抱什么希望,只是假职工之名,减少改制阻力和争取更大折价优惠,以后还是要过渡到MBO去。

  华生认为,管理层即内部人收购,一般不会发生在私有企业或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而只会发生在公有制企业中,目的是想分食改制的最后大餐。问题在于,公有制企业本来的问题就是出资人缺位,内部人控制。改制不搞公开竞价,让内部人利用信息优势和垄断地位自行收购,会造成众多腐败和严重的社会不公平问题。俄罗斯内部人收购导致的社会贫富巨大悬殊就是例证。率先改制的往往是经营不善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内部人本来是最不该得到和最不称职的转让对象。只有当企业经营层长期稳定,他们又主要不是靠自然资源或垄断因素,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经理人,由于传统的企业分配体制没有恰当考虑他们的贡献,才应该考虑管理层收购或参股的机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