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定位往往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陶惠启果断并准确的定位,也为后来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介入,创造了无可比拟的先决条件。
1997年5月,泰国正大集团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时,正是看中了东风制药的产业定位和经营理念,才以60%的股份入主组建正大天晴。随后,中国中医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等60余家科研机构以及包括两院院士庄辉教援、北京大学斯崇文教授在内的数百位专家学者相继将天晴作为研究基地。而这些机构和学者的介入,又奠定了正大天晴在抗肝炎、抗病毒、保肝降酶、治疗肝昏迷等六大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据悉,仅“甘利欣”一个产品,就已占据中国保肝降酶市场72%的份额。
以专注打击对手软肋
亚洲第一CFO韩颖在一次关于中国企业如何与跨国企业竞争的演讲中强调:大凡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往往是品类齐全。这无疑导致其从研发到销售各个环节的投入较大,单项产品的竞争力有时就会显得较弱。作为势单力孤的中国企业,如果能够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专注研发一个系列产品中的几个单项产品,其投入的成本优势、性能优势、价格优势便会凸显出来,成为跨国企业的劲敌。
无独有偶。在研究正大天晴的产品研发思路时,我们惊喜地发现:陶惠启的战略思想竟与之完全吻合。
长期以来,我国的肝病抗病毒药物几乎被进口药品所垄断。国外进口的抗病毒药物多为化学制剂,价格昂贵,且部分抗病毒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病毒变异现象,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就在国内肝病抗病毒治疗遭遇难题的关键时刻,正大天晴于2002年2月在国内首家推出了历经5年研制成功的新型抗肝炎病毒药物——天晴复欣,不失时机地击中了竞争对手的软肋。
“西方长化学制药而短中医制剂。”陶惠启在阐述企业研发战略时,形象地比喻说:“某些进口药物抗病毒的作用很大,但对人的危害也很大。就像美军进攻伊拉克,虽然高科技制导导弹迅猛摧毁了伊拉克军队,但却伤害了大量的无辜平民。而正大天晴的战略,则正是对准进口产品这一弱点,发挥中国制药企业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再结合西方的先进技术合成药物的长处,从而使企业在某些单项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取代部分进口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