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不知不觉地陷入绝望,感到这个世界是不会给这样一个丑陋的人以幸福:鼻子这么宽,嘴唇这么厚,眼睛小小的,还是灰颜色。还有什么比一个人的外貌更能影响他的前程呢?”这个发出哀叹的男人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
学院派可能会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并非属于智慧范围的谈话。
2000年美国大选过程冗长拖沓,美国人还觉得有点兴趣的,是戈尔、哈里斯、小布什的包装和仪态如何,西装是否得体,甚至盖洛普民意调查机构也破天荒第一次做了关于各位总统候选人相貌水准如何的调查。结果戈尔击败布什。
据说预测美国大选获胜者的最简单方法是在个儿最高的人身上下注:在20世纪的竞选中,这方法屡试不爽。因为人们认为领袖通常身材魁悟、气宇不凡———也许高的人唤起我们童年时仰望权威的记忆:只有我们的父母和其他成年人才是高的,他们拥有绝对的权力并可以保护我们。布什没有戈尔帅,但他比戈尔高。
在现实世界中,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吉姆·哈里逊所言不虚美,即天生的不公平。
两名美国经济学家的发现也支持了这个论点,并且他们宣称,美男由此得到的经济好处,远远高于美女所得到的。
身为美男有福了。
我们可以假装不在意地说:“美是肤浅的。”但亚里士多德说:“美是比任何介绍信都有力的推荐。”他是对的。
美国得州大学的丹尼尔·S·哈默梅什教授发布了自己多年来对漂亮经济的研究。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被访者认为不幸属于“丑陋”之列的占工作男人的9%,他们赚取的薪水比长得英俊的男人低9%。而被划分为“长相在平均水平以上”或“英俊”的,占工作男人的32%,薪水却多5%。被认为“丑”的职业妇女薪水少5%,美女则多赚4%。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务小组曾做过著名的研究,研究发现漂亮女人容易找到办公室职员之类的工作,而且薪酬不低,但是却妨碍她们进入更高类型的职业。凡是需要待人接物技巧的工作,由美丽的女人去做肯定有很高的报酬,但如果需要在极大压力下工作,需要具备迅速的判断能力或者激励他人的工作,漂亮女人反而陷入不利境地。这暗示着女人要进入权力阶层,必须尽可能令人不注意,尽可能拿出男子气概来。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是个好例子。
所以美国人一年要花400亿美元在“制造”美上,平均每分钟即有1848管口红、2005瓶护肤品从商店卖出去。
启示:这就是为什么广告里需要各式各样的身材修长容貌动人的模特,“美女经济”、“美男经济”的合理性就在于此,漂亮的人引起大众的崇拜,尽管他们口头不承认,但潜意识里面绝对是认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