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就在加速,只不过这次选择了捷径。5月28日,天猫与国内九大快递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其中包括EMS、顺丰、申通、圆通等国内物流的一线阵营。九大快递公司将针对天猫平台定制多项专属服务,包括开通超过5000多条城市间线路的“次日达”与“1~3日限时达”服务。
但是天猫总裁张勇在发布会上意味深长地强调一点,“我特别强调准时送达。用户在网站上买东西,对物流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说好什么时候送到就什么时候送到’。现在很多年轻人买东西,晚送到当然不行,但早送到也不太好,因为家里没有人收。所以关键就是准时。”
记者发现,在亚马逊天津运营中心的周围,京东、阿里巴巴的物流中心也纷纷落户。事实上,刘强东一直奉行“得物流者得天下”,他在读沃尔玛创始人自传时发现,全流程业务的公司做到最后都是物流公司。这也是京东内部将亚马逊视为真正对手的原因所在——亚马逊用10年时间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8年才实现盈利。
亚马逊中国正是在其庞大而精妙的供应链系统之上,将“我要开店”升级为“全球开店”。这是京东、淘宝目前都无法企及的一步。
从亚马逊全球的经验来看,第三方销售平台举足轻重,是未来的“明星”产品。
中国卖家在加入“全球开店”后,只需将产品存入当地亚马逊运营中心,即可通过当地仓储物流系统将货物发往全世界。“我们不设任何门槛,没有苛捐杂税。没有年费、入场费,连营销的费用都承担了。每年我们花很多钱在百度上购买关键词,有些是对自己的产品,有些就是对第三方的产品,他们不用付任何费用。有销售就给我们提成,没有销售也不产生费用。”王汉华说,“全球开店”推出后很受欢迎,目前运动器材类的第三方平台销售额已经占到整店销量的50%,而这一平台上线还不到一年。
但并不是所有的第三方卖家都有福气享受到如此待遇。他们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要么是品牌拥有者,要么拥有某品牌的直接授权。基于此,亚马逊才能保证“正品行货”的真实性,王汉华也同时承认这正是亚马逊中国区别于淘宝的定位。
王汉华认为,亚马逊中国是国内惟一一家为卖家提供B2C国际化平台的电子商务企业。“语言、物流、换汇这三个外贸B2C最难的问题,我们已经想好如何解决。”
亚马逊的基因里有马拉松的血液,善于“深挖洞、广积粮”。去年亚马逊全球只涉足9个国家,而不像其他大公司遍布全球几近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这几年亚马逊着力培养国际业务。虽然只进入9个国家的市场,但这几乎占了全球消费市场的70%~80%.你要知道亚马逊是很稳定、很有规律的一个公司,思路非常清晰,它不会突然一下子从A区跑到B区,而是先锁定某一市场,深耕细作,再往下一步走。”方淦很自豪,因为亚马逊的厚积薄发才使它成为最早提出云计算概念的厂商,也是最早提供成熟云计算服务的供应商。“为什么不是微软,不是谷歌呢?”方淦反问。
「潜伏」者发力
亚马逊中国对于其他电商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太喜欢声张、但又绝对让人不敢小觑的强大对手。它有自己的运作逻辑,不慌不忙,不看竞争对手,只看前方。
“全球模式+中国创新”
全球模式是指将美国总部的仓储、管理体系移植到中国市场,中国创新则是在支付、用户体验上的本土化改良。
成长轨迹
2000.5
卓越网正式上线,由金山、联想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2003.9
美国老虎基金注资5200万元人民币。
2004
国书音像、电子产品、玩具
2004.8
亚马逊公司宣布以7500万美元收购卓越有限公司。
2006
婴儿用品、体育和户外用品、珠宝与手表、卫生和个人护理用品、美容用品
2007
全面进入“百货化”发展
“卓越亚马逊给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将这个品牌深深烙在消费者心中,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品牌效应继续扩大产品线。”
2007.6
卓越网发布公告,公司正式更名为“卓越亚马逊”。
2009
工具和五金、鞋子、汽车零部件和饰品
2010
正式开放第三方卖家平台,并同时推出“我要开店”和“卓越亚马逊物流服务”
“卓越亚马逊正式推出商家服务的时间取决于我们的系统完善速度,卓越亚马逊必须为商家提供满意的售后体验。”
2011
亚马逊中国开始加速度
2011.10
亚马逊宣布“卓越亚马逊”更名为“亚马逊中国”,短域名z.cn正式启用
2012
目前亚马逊中国有超过28大类的产品,商品超过300万种,亚马逊中国希望价格比线下便宜30%
持久战
亚马逊中国一向着眼长久,它总是遵循自己的节奏扎实前进。
完成收购后,卓越亚马逊用三年时间完成了IT系统和仓储系统的切换,与亚马逊同步。
在整个物流体系上,亚马逊的核心竞争力是由其自己研发的一套物流信息系统,这些采用亚马逊全条码扫描系统的运营中心,从网上收到订单到发货只需要2个小时时间,在中国运营的这套系统由美国亚马逊移植而来。
亚马逊中国有“超过一半”的开放平台采用的是亚马逊物流,即“它的货放在我们的仓库,我们帮他们配送,任何售后问题由亚马逊代商家解决”。收费模式上,除了传统的交易佣金,亚马逊中国还有“仓储费和配送费”。招商页面显示,仓储费用在155元/月/立方米,而物流费最低可以达到3.75元/单。
完全顾客导向。2009年,亚马逊中国开始实行客户体验官“一票否决制”。在亚马逊总部始终会设一个客户体验官,任何产品上市之前,都必须通过这个客户体验官,如果他不同意,那么这个产品就无法上市。
无论是现金储备、技术系统、仓储物流布局以及团队,亚马逊中国在电商长跑过程中都将是一个耐力型选手。当然,美国式的管理和技术如何与中国市场特点相融合将是其面临的长期命题。
品类扩张
亚马逊中国很低调。
这被一些媒体解读为亚马逊并不重视中国市场。
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有节奏的公司。
“如果在跳一支慢舞的时候抢了节奏,你一定会踩乱步点。”
其掌门人王汉华一语道破亚马逊在中国发展的玄机。
2005年加入亚马逊公司,担任卓越亚马逊总裁。
全面负责亚马逊在中国的销售、市场、合作,以及B2C电子商务生态链的建设。
加入亚马逊之前,他曾担任摩托罗拉亚太区副总裁兼中国移动业务部总经理。
微创新
国内第一家支持POS机现场刷卡的电商。
购物时,显示物品送达时间,而不是出货时间。
如果在30天之内买过同一款产品,提醒用户。
放入收藏夹的物品,不仅降价时要提醒用户,也在涨价时提醒。
“我要开店”服务零付费、零门槛、以亚马逊物流为后盾。
建立了自配送队伍,这一经验已经复制到了美国。
发现消费者更喜欢点击页面弹出新的窗口而不是直接覆盖原有页面,这一经验被复制到日本,并获得了好评。
网络最大的优势在于畅所欲言,观点碰撞。在这点上,亚马逊中国的电商评论形式不需要受到相对死板的“优点、缺点、使用心得”三大分类的束缚。
定时送货、当日达、次日达等变化是从中国研发出来,现在已经在全球推广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