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秘京东“倒三角”管理模型

   2024-02-18 互联网1160

刘强东认为,现代物流管理是一门知识性、技术性非常强的行业,门槛非常高,其中很关键一点就是时间门槛。比如现在做的很好的顺丰,已经有14万名员工,成为行业标杆。那如果现在一个企业有1千亿,一年之内的时间,同样就能打造一个顺丰吗?

"绝对不可能。"刘强东说,因为很难在一年内招到14万名员工、对他们进行培训、并保证最好的体验。而这个时间门槛与是否是官二代、富二代无关,没有3-5年时间谁都做不起来,而当别人花费3-5年时间追赶的时候,已经领先的企业又获得了发展时间,再次把追赶者甩掉。

因此这几年一共融到的15亿美元,在刘强东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因为这并不是一个门槛,目前不管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不少账上有好几百亿元现金流。而物流方面,刘强东认为如果需要打造一个全国的物流配送网络,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最少5年的时间。

根据京东商城去年底披露的数据,其已经实现177个城市子配送,自有物流配送比例占到70%,今年自配送城市将增至350座,并将开始接受外部快递订单,目前每天接受来自第三方包裹量为6万余个,物流平台计划于9月初正是对外开放。

目前京东物流系统,则由COO沈皓瑜负责,沈皓瑜是前百度高级副总裁,去年8月加盟京东商城。虽然近期有不少消息称沈皓瑜有意离开京东,但刘强东在微博上进行了强力否认。

第三是财务系统。

对于经常被质疑现金流、或者时不时传出要IPO的京东来说,财务系统也格外重要。

刘强东此前曾在回应当当网CEO李国庆(微博)质疑时,暗示京东账面上的现金大于60亿元。刘强东在这次演讲中,也坦言了现金流的重要性,他以黄光裕举例,“其实黄光裕真正拥有的,不在于他赚了多少钱,而是他的现金流,他在房地产、金融方面都做的非常大,这些远远笔电器赚钱。”

刘强东认为,一家零售企业,如果能够让现金流合理、稳定并且有小的收益,就能够减少压力赚取利润,在价格竞争中得到先机。

财务系统在京东由CFO陈强生负责,陈强生于2007年4月加入京东,历任财务总监、财务副总裁职务。

关键KPI:成本和效率

上述物流、IT系统和财务是否有效?京东拿什么进行考核,刘强东总结为两大指标——成本和效率。

要考虑的有几方面:第一,和同行相比,信息、物流和财务系统,成本能不能低于行业平均数、能不能低于主要竞争对手。第二,上述三个系统的效率是不是能够更高。因为投入1元钱,运转速度越快回报越多。

其中效率的关键之处在于,效率跟所有财务指标都关联,效率也和资金周转效率、产品风险等相对应。账上的现金流越多,就可以做更多的投资、赚取更多利润。

如何节省成本?刘强东人员,在许多因素,如市场、人力成本、固定资产、物流等之中,唯一可以去降低的只有物流,而即使降低物流成本也不会影响公司健康度,因此电商成本的比拼,也就是物流成本的比拼。

刘强东透露了一组物流成本节省的数字:比行业降低32%-40%,也就是每个包裹6.7-8元之间,目前京东每天至少4万包裹,一天就是200-300万元,一年就是10几个亿。

如何提高运转效率?根据此前流传出来的京东2011年数据,其应付账期是38天,存货周转是35天。根据国美、苏宁公开的财务数据,其库存周转率大概为45-60天,而当当3C类库存周转率为180天,日用百货方面则是50-60天,这意味着京东在同样的价格下,京东可以向供货商少30天账期,提高了资金运转效率。

存货周期减少对京东有什么好处?刘强东认为这涉及到一家公司的商业信念。比如有的公司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提升毛利率赚钱,但这不是京东的“信仰”。用刘强东的话说,京东永远不和别人比拼价格,比如何卖的贵。

当然刘强东也受到过质疑,有人说企业应该卖品牌,京东价格不贵说明品牌不行,比如其他公司一样的东西,贴上自己的牌子就能多卖10块钱。刘强东认为这种说法是把品牌所有者和零售平台混为一谈,“品牌溢价是品牌所有者该做的事情,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零售平台从来没有品牌溢价,现在沃尔玛和家乐福还打价格战。”

京东的商业逻辑是什么?“不是靠忽悠客户涨价提高毛利获利,而是通过降低成本获利。”刘强东说,“比如我们成本比别人低30%,价格比别人低5%,还是可以赚钱的。”刘强东强调毛利从来都不是京东的目标。

用户体验:产品、价格和服务

刘强东将“产品、价格和服务”这三项统称为电商用户体验,用户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支撑,消费者只会通过这三项对京东进行感知,他们看不到其他京东的系统。“我们坚持认为,只要成本足够低,可以保持长期持续的低价,这也就是京东的用户体验。”

2007年京东曾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选择电商的第一个因素是价格,第二是产品,第三是便利性。而到了2011年京东再做这样的调研时,发现“产品”变成第一位,也就是需要有“正品质量”保证。价格方面依然重要,但是对于那些只图便宜、忠诚度不高的用户来说,京东选择的是放弃。

“我可以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在这样的用户身上耗时间,不要因此痛苦和遗憾,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1%的用户,可能为了省1块钱多跑两公里,这样的客户是你们想要的吗?其实任何商家都不需要。虽然价格很重要,但价格绝不是决定一切用户体验的东西。”刘强东说。

打价格战是京东的传统,虽然今年上半年京东销售增速超过120%,但刘强东称价格战“打80年也要继续打下去”,他还要一边打价格战一边降低成本。

缺失的关键词:毛利

这套倒三角模型里,没有毛利率,"我们从来不去想通过提高毛利率赚钱“。刘强东进而表达了他的观点,一家不赚钱的公司可耻,但一家公司在不该赚钱的时候赚钱是愚蠢。”我宁愿忍受暂时的羞愧,也不愿意持续愚蠢“。

刘强东认为,只要有了销量,想做跟别人一样的毛利率,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这需要一个“量”,但在中国电商行业需要量往往需要大量促销、广告推广,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这么多钱去亏损,这时候该怎么办?刘强东的建议是“那就别去亏了”。

他以之前做3C举例,之前一直做3C是希望把一种品类做大,通过降低成本、提升营业效率获利,如果想要扩张,就必须拿钱。当时2008年融资渠道并不顺畅,京东就推迟了图书音像品类的上线,2009年资本环境转暖,京东就拼命拿钱,一下总额拿到15亿美元。

拿钱以后该做什么?刘强东认为当时2009年一批电商企业,获得融资后没有考虑降低成本、投资物流,而是拼命做广告,根据京东的调查,当年行业95%电商企业的市场费用,都超过当年销售额,也就是花10块钱带来1块钱销售额,那个时候就显示出了这个行业迟早出问题。

此前在2010年电商还在高速发展的上半年阶段,刘强东就开始预言泡沫的破裂。现在他预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会有很多电商企业倒闭,而接下来也将是京东的最佳收购时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