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以人为镜明得失。”历史上自古到今,能否知人善任已成为事业成败的关键。成也在人,败也在人,这是领导者识人善任的定律。怎样去识别人才、选准人才,就成为用人的前提。晋朝的傅玄说:“听其言不如观其事,观其事不如观其行”.领导者用人也应遵循这句话。有的员工总是夸夸其谈,却没有真才实学,领导者不要被他的花言巧语所蒙蔽,所以,识人,成为领导者必须关注的大事。
听其言,观其行,这是识别人才常用的万法。有的人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说不做。因此在考察时,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如何观其行呢?诸葛亮提出七条方法可供借鉴。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七条,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对今天考察识别人才仍具有现实意义。而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做到真正了解下属的才能,就必须遵循以下的六项原则:
1、直接面谈
听其言,观其色,从而能够窥视到下属的思想水平,见识的多少。听的时候要抛开他的巧言令色,抓问题的实质。在谈话前领导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掌握他的背景资料,如何去掌握谈话的主动性,怎样从谈话中去观察他的反应。
2、平时观察
在工作中,多注意一下你的下属的言行,看他们说和做是否存在的差距,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观察的主要内容有:看他们与哪些人交往甚密,如何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志向兴趣是什么等等。
3、故意考验
从实践中摸索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学识,要给他设一个\"局\",这个局有可能是一个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也有可能是一次与外界的社交活动,从完成的结果看他是否言行一致。
4、他人评价
从侧面去了解一个人,就需要其他员工对某个人的评价,因为一个人的思维难免要有主观性,出现偏差,\"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得到的信息越多,你对一个人了解的越透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