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请走出培训误区

   2023-03-08 互联网4460


  第三,要抱有效益心态。因为培训让企业花了钱,是一种投资,所以它的主要评判标准不是培训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是否尽最大的可能汲取有用的内容,让它最终变成企业的效益。如果一个人这个意识很强,注意力一定非常集中,始终想方设法地从老师那儿去拿有用的东西,然后大胆的去试用,就会体现为企业的效益。

  这不仅仅是对老板负责,自己也是受益者之一。你想想,对于老板来说,你参加培训给企业提高了效益,然后老板一定会再送你去培训。这就呈现出个人、老板、企业都受益的良性循环。

  同时,经理人要发自内心希望进行培训,才可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该选择什么样的培训?

  从职业生涯发展来讲,培训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补课型的,一类是发展型的。

  补课型是指你现在所担任的职务角色,在知识、观念上存在欠缺,如果补不上,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培训。

  这类培训越早参加越好,否则每天用错误的观念、不正确的方法,会给团队制造很多麻烦。

  比如,一个上级对一个下级说:你这个月的工作不努力,积极性不高,下个月如果还这么干的话,估计你就干不长了——这一定是没有经过沟通培训的经理才会说的话。受过培训的经理会说:“你这个月的销售计划是50万,你只完成了20万,也就是计划的40%,下个月一定要赶上。是工作效率不够,还是方法有欠缺,还是客户没找准……”总之你会帮他做具体分析。主管首先要用数据说话,然后再对他进行辅导和指引,这样对下级的评估才有效果。否则,就会形成情绪上的对抗。要知道,主管的言行已经不能代表个人了,而是代表一种职务角色。

  另外一种就是发展型培训。这是根据个人对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或者如果自己谋求担任更高的职务所应该具备的观念、知识、能力、技能技巧等培训。

  这类培训可能不是现在你最急需的,但是对你将来的发展而言一定是必备的。经理人一定得分清这两种培训的轻重缓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