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同样预测“转型成功可保吸引力”。文中援引中体明星公司副总刘赟所言,虽然“刘翔的商业价值势必走低”,但“赞助商目前肯定不会放弃刘翔”:“这次退赛和2008年相比,比较正面,更易被大众接受,对赞助商的形象几乎没有影响,并不像科比(涉嫌强奸)和小罗(作为可口可乐代言人,在活动中喝了一口百事可乐)。”
根据北京日报的对比,比起那个因为“恶意搭车”刘翔伤退而遭到恶评的房产广告,还是在赛后迅速推出特别广告的耐克最为树大招风:“微博‘Taylor颖’直接表达了对广告商的不满:‘你是一早料到他会输对吧,趁最后一刻榨取完刘翔的商业价值。’”
不过,天府早报今天也向这家体育品牌的公关团队提供了辩解机会,“那都是阴谋论者的说法”:“营销方案本来就是‘活出伟大’,并不在乎输赢……跟刘翔的合作,不会在今年中止。”
可是,若要那些在生活中时时提防骗局的人不相信“阴谋论”,恐怕比让刘翔现在跑完110米更加不可能吧。何况,他们发现了那么多可以证明刘翔是在压力或者诱惑下强行出赛的“蛛丝马迹”。
比如,虽说昨晚东方时空原本是为了强调“没人会拿跟腱来演戏”,但在对解说员杨健当时那句“他知道他今天根本就跑不到终点”一直心存疑虑的情况下,一段问答意外地成为“铁证”。来自河南电视台的制片人谢金波昨晚发布微博,称这档央视节目追问运动学科专家“刘翔赛前就知道自己跟腱断了吗”,而后得到肯定回答。
在被嘲笑无意中证明了“刘翔演戏”后,主播张泉灵怒从心中起,当即微博反驳:“同为媒体同仁,请一定看清楚节目本身再来煽乎成吗?原节目中原提问:‘刘翔在赛场上,知道跟腱断了吗?’在上下文中是指他倒下之后知道断了吗?不是‘赛前,知道断了吗?’”
谢金波认错道歉,他或许不是一个坚定的“阴谋论”者。在越来越多证言表明刘翔确实是在最后一跃中撕裂跟腱后,中国媒体的决策者显然更倾向于向这个曾经的英雄表示同情,而向导致他走向断腿路的“幕后黑手”提出控诉。
没有什么比齐鲁晚报《你说没强迫,大家不相信》这个标题更加与官方口径针锋相对的了。文章引用王菲那首《棋子》形容“已经不能独立决定某些事情”的飞人,并汇聚包括体育评论员董路、李承鹏以及刘翔队友史冬鹏等的评论,叹息在“‘重在参与’变成‘必须参与’”的利益链面前,盖世英雄其实“身不由己倍凄凉”。
中国体育报道的一大特色就是互相交换稿件。所以,在今天的扬子晚报、京华时报、钱江晚报、重庆晨报、成都商报等多家媒体上,都出现了类似《“豪赌”金牌,练废刘翔》的严厉指控,更不用说最需要展示矛盾冲突的网络媒体。于是,他那曾经备受赞誉的医疗、教练团队被批“集体失职”:“因为上半年刘翔成绩不错,尤其是尤金站在超风速的情况下以12秒87夺冠,让上上下下对他充满期待……去伦敦前,刘翔接到了一道金牌指令,按照此次奥运会两天三枪的赛制,刘翔的训练量被迫加大,也直接导致脚部伤情反复,进而加重……刘翔团队在德国拒绝刘翔提出的休息要求,才导致刘翔的脚伤‘纸包不住火’。”
“上上下下”,究竟是谁?华西都市报在“刘翔,谁的”的专题下汇总五个方向——“国家、父母、团队、商家、民众”,并替飞人自己问上一句“自己的刘翔在哪里”:“刘翔本来该是他自己,但面对名利诱惑,面对身后的团队,肩上的重负……他不堪重负的结果演变为,自己的敌人只能是自己。他已经不是刘翔—— 那个可以单纯为运动快乐而活着的英雄。刘翔需要承载团队的收益,商家的期望以及某些指令性成绩,还有其他镌刻在身的符号意义。这些符号,在与商业和业绩的搏斗中,逐渐变成象征耻辱的‘红字’,其演进脉络清晰可循。”
21世纪经济报道更愿意讲一讲官员的错,请王勤伯在《刘翔退赛,我们该怪谁?》中强调:“背后支撑这些选择的当然有赞助商,但赞助商和运动员个人之间毕竟是双向选择,更大的影响力仍来自刘翔背后的利益集团……刘翔第二次退赛后,网络上‘站上跑道就是胜利’的说法,必定让田管中心很开心,那些让刘翔坚持下来的官员们也可以分享这一胜利。”回忆了4年前“他的腿部肌肉力量已经超过了跟腱能够承受的极限,再练下去,跟腱肯定出事,那样更惨”的人种特点预言后,这位体育记者只能祝福刘翔“尽早退役为好”。
对这些“背后利益集团”的说法,都市时报的作者郑晓蔚大概这两天也听到耳朵起茧了吧,他认为那些“公共情绪”同样难逃罪责:“他迎合了某种浓烈的悲情意识,遵照四年前某些人的‘精心设计’照做了一遍,以一种悲壮苍凉的‘行为艺术’,满足与捍卫了某些人强烈而易碎的自尊心。我不知道北京奥运会上对他进行指责的人们,是否会就此感到满意。”
还是不满意。长江日报用一个整版讲解《感动在发酵,批评在蔓延》后,即代表“人民”作出辩解:“一篇评论断言,刘翔摔倒后,全世界最不肯原谅他的是‘中国人’。一条微博说,刘翔被商业利益绑架,被总局绑架,被13亿双眼睛绑架。学者许纪霖则声称,‘我们都是罪人’……要大伙儿一起为刘翔摔倒负责,那没道理。作为纳税人,‘中国人’为运动员们凑了点经费,但除了可能收获一点‘集体荣誉感’之外,并无分毫实利,现在要他们为事情的某些错误负责,那真成躺着中枪了。”
“据一位上海媒体人发布微博说,当刘翔摔倒的时候,他路过街边小吃店,看到一颗颗全是平常心,没有人喊,更没有人哭。更不要说几亿乡村居民,他们把体力活当成体育,对竞技项目缺乏城里人的那份兴趣。说他们不愿原谅失败的夺金人,要他们所谓绑架负责,实在是不公平”——于是,评论员杨于泽叹息“人民的善良愿望经常遭受误解”:“运动员心里紧张,据说是有13亿双眼睛盯着的缘故;动作失误,夺金失败,被说成在人民的厚望中压力过大。刘翔两番带伤出征,也是‘中国人’让他下不了台……普通中国人除了纳税,除了希望他们成功,就莫能措其手足了。”
“早知刘翔是个英雄”的潘采夫,还在新京报上幻想着“他在开赛前宣布,因旧伤复发不得不再次告别奥运会”的可能性。但,如果只能是如果,人生没有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
“受得起多大赞美,就要经得起多大诋毁”,既然如此,纳税人就算骂上几声“懦夫”、“戏子”,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母亲吉粉花和父亲刘学根昨晚已来到腾讯前方演播室,与白岩松聊起儿子将来的女朋友标准。另一位央视主播张斌,则借“飞人”家乡的东方早报说出自己的建议:“公众与刘翔之间不可否认,误解是客观存在的,未来他的解释也不会改天换地。对刘翔只有一个建议,养好伤,不急于解释什么,为自己寻找一个临时的避世所在,先远离熟悉的公众环境,读书也好,远游散心也好,只需一两年一切都会慢慢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