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札记:不雅照与周克华的“枪”

   2023-10-05 互联网1920

专栏作家“肉唐僧”似乎看穿了这帮连“人味儿”都没有的“主流网民”,他批评这些大谈道德的人们“对‘万一搞错了’的局面从—开始就不打算承担责任”、“屁民最显著的特征并非对他人权利的不尊重,而恰恰是这种对个人义务和责任的自行免除。”

“姑娘忒高兴”干脆在微博上“杀戮群众”一回。她唾弃那些“现在还相信照片是庐江县官员”的网民:“死不认错!不要脸!”“我已经越发觉得文革就在身边,土壤非常肥沃,随时都会重演!”

另一位记者“吉四六”在采访完汪昱后心情沉重,他昨晚面向广袤的网络空间质问“那些侮辱何婷婷的网民,你们会向何婷婷道歉么?汪老师是你们事先想人肉的县委书记么?他夫妻因为你们的行为,失去了工作,一生阴影,你们会向他道歉么?那些还在继续人肉的网民,你们还要制造更多的悲剧么?让这些可怜的人活在换妻论坛吧,他们又影响你们什么了?”

根据“吉四六”的总结,这场艳照门是按以下次序成为了悲剧:“07年自拍——今年照片泄露色情论坛——传到微博——有人说这几个人气质像官员——传到贴吧——有人说像书记——转回微博爆火——宣传部慌乱说ps——微博质疑非ps——传播广后有人认出当事人——官员为自清逼当事人承认——几个自拍的倒霉蛋坐牢——网民继续不信。”

“一边求全套图,一边辱骂图中的人物”——这个故事并没有随着汪昱的被双开而结束。重庆晨报今天在新华社电稿外多加了一段:“其实,这样的‘不雅照’问题在西方是家常便饭,当局想管也管不住,因为这里面不仅有善钻法律漏洞的媒体在积极活动,还有一些深埋人心的丑恶心态在作祟……和吸毒、抽烟、喝酒一样,人们私下传阅这类不雅照片也是应付工作压力过重的一种手段。因为无聊、压抑的时候,对能够偷窥一眼的期盼,可以使人暂时忘却心中的烦恼。”

新浪腾讯凤凰也在昨日重点推荐来自新京报的《对不雅照,“人肉搜索”不能越界》,由法律工作者苏润提出“私刑”指控:“如果网友只是出于好奇或监督进行了人肉搜索,最终选择将搜索结果进行保密,那么网友的行为就并不构成违法。或者网友只将结果提供给公安机关而不进行扩散,这也可以看作是公民在行使监督、举报的权利。但无论艳照的主人是普通人还是官员,这样将照片随意公布,都是侵犯隐私权。即便官员作为公众人物,隐私界限比普通民众要小很多,也不应接受这种示众的‘制裁’。在确定艳照不是官员之后,网友再进行“人肉搜索”,更是毫无道理。”

这样的“不雅”风波似乎仍然难登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大雅之堂”,不过其微博账号可以在昨晚写就微评论《不雅照背后的网络狂欢》:“不加掩饰的转发、不加佐证的猜想,让‘庐江不雅照’事件发酵为一场网络狂欢。纵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也无异于蹂躏他人隐私。分清个人表达自由与他人合法私权的边界,守住社会公德的底线,既是尊重别人,也是保护自己。否则,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躺着中枪’的人。”

只是,诗人林岳芳看不惯最高喉舌也来扮“公知”,她今晨反唇相讥:“群P是犯罪,何来德可言?群P之人不自重,何必苛求他人尊重?记住,帮无耻洗地,就是在引导社会堕落!”

所以,就算能在公私权界上找到共识,性伦理还有一关。慕容雪村那个“反对淫乱入罪”的期待也只能是期待,汪昱现在还得生活在被追究“聚众淫乱罪”的阴影中。

至于既不会向个人道歉、更不会向官员道歉的人们,已经重新出发。大河报写道:“有网友立刻展开分析,认为汪昱的交代前后矛盾,既然与另外两男子互不相识,怎么确认他们并非庐江县领导呢,还有网友劝另外三人赶紧‘现身’,因为现在网络无孔不入,他们早晚会被人肉出来。”

而根据合肥热线副总经理张弦在微博中引用的天涯论坛分析帖,“网民会发现真相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整场风波或许只是一个换妻论坛中的纠纷报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