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札记:国旗插上钓鱼岛

   2024-03-11 互联网1020

三、电商价格战

比起钓鱼岛保卫战和周克华围捕战,电商价格战可能更像是演戏。由京东商城当家人刘强东在前天通过微博公开挑衅“如果苏宁敢卖1元,那京东的价格一定是0元”,这场事先张扬的电子商务价格战,在昨天打得一地鸡毛,用新京报的说法是“嘘声一片”,用齐鲁晚报的说法叫“组团忽悠”。

从预定开战的上午9点起,购物者一边观看那些总裁们在微博上互相赌咒发誓、挖苦对方,一边拿起计算器汇报比价心得。但看热闹的恐怕比下单的还要多,五大门户都为此建立财经头条专题,直播即时战况。那些试图搭便车的商家更是此起彼伏,他们要利用好这一波眼球注意力。

只不过,北京晚报在昨天中午就已经失望地宣布,“放的话一个比一个狠,可比的一个比一个少”。盘点了全天战况,南方都市报除了用社论定义京苏价格战只不过是“一场尚待观察的网络营销”外,更向民众汇报具体数据:《六大电商火并首日战报大跌眼镜:仅4.2%商品降价》。

除了例如《刘强东“做空”苏宁》、《两个穷人的流血战争》这种针对资本市场动向的分析,财经评论员们观点主要分为两类:警告恶性价格战会在最终导致垄断,并损害消费者利益,例如都市时报社评《警惕电商“比贱”背后的“垄断野心”》;后一种人则嘲笑“杞人忧天”,强调家电行业是市场化运作,例如东方早报由刘远举宣布《良性竞争是消费者福利的基础》。

晶报就同时刊出了两派观点。信海光担心“频繁的价格战会逐渐打破理性的边缘,恶性的价格竞争把企业的信誉、质量与服务一起打掉,把投资者的信心打掉,把中国电商业的前景打掉”;徐冰则举双手“欢迎电商价格战”,劝对方不要“以那些似是而非的宏大命题,去操心本该由市场操心之事”:“消费者唯一需要警惕的,是以维护行业和企业发展,甚至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名义,以行政力量去干预市场。”

午前,网络媒体已经传来行政力量的最新表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回答北京电视台记者提问时承认正关注电商价格战进展,并强调“行为是否违法,是需要由相关执法单位,比如说价格主管部门、工商执法部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主体来依法调查取证后方可作出判断。”

最终,按照第一财经日报《以平常心看待渠道商价格战》里的高瞻远瞩:“在短时间里,京东与苏宁的‘战争’很热闹。倘若给予足够的时间长度,再回头来看这样一场带有口水味道的企业商战,所能看到的,或是一朵极不起眼的小浪花而已。”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