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札记:国旗插上钓鱼岛

   2024-03-11 互联网1020

央视虽然没在昨晚新闻联播里播出登岛画面和外交部抗议,但自有《各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7周年》、《日首相表示日本需要进行深刻反省》,以及《韩总统说慰安妇问题违反人类价值观》。《新闻1+1》可以说得更多一些,大喝一声“8月15日,我们登上钓鱼岛!”

主播董倩先请记者解释报道用词区别:“日方用‘逮捕’这个词,很明显就是说中方保钓人士是违法了日方法律,他这样一个主张是想说明钓鱼岛是日本的。而我们中方说到被日方控制,显然非法控制也是说明我们中方对钓鱼岛有领主权。”

而后,根据这档节目引述的说法,香港保钓人士之所以选定当天登岛,除了因为日本战败纪念日外,还有不容延后的现实原因:“由于之前日本右翼组织宣布,部分日本国会议员将要在本月19日登上钓鱼岛主岛。因此,香港保钓人士决定率先登岛,宣誓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的固有事实。”

在今晨滚动播出的《朝闻天下》中,除了请香港民众在镜头前表达对保钓勇士的声援、对日本政府的不满外,央视编导又连线“启丰二号”船长,由他在电话录音中哽咽地说:“这是一场意外的胜利...中国人等了十多年,终于能够上去了!”

是的,终于上去了!这个早晨,全国几乎每一份市民报章都在头版这样宣布,北京日报、解放日报、南方日报这样的党报也加入声援。重庆时报用半个版铺满五星红旗,代言“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宣示主权”;现代快报用大红线框和大红标题强调“8.15,登上钓鱼岛”;黔中早报、三秦都市报、东南快报齐声厉喝 “放人”;成都晚报反正也不是第一次用脏话上标题了,今天更加凛然正气地“我呸”……

针对日本首相野田声称将根据日本法令“严肃”处理中国保钓人士之讯,京华时报发表头条评论《日本不要再玩弄“依法”把戏》,斥道“面对中国捍卫主权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意志和决心,日本的国内法就是废纸一张”;齐鲁晚报则把两艘日本巡视船夹持撞击保钓船的瞬间放在封面,喝斥《日本想干什么》、《登自家岛,关日本人何事》,还配发社评宣告《保钓行动背后站着十几亿中国人》:“这次保钓行动虽然是民间行动,是公民对国家事务的一次自发参与,但表达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决心和信心,这种爱国热情,是任何时候都值得我们万分珍视的,这种民气,是我们面对外部世界的基础能量,也是我们的精神元气……保钓人士踏在钓鱼岛上的脚印,是他们自己的,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向保钓行动致敬!”

“将国旗插在自己的领土(钓鱼岛)上,无论如何,这都是值得赞许的事情”——腾讯也来讨论下《怎看民间“保卫钓鱼岛”》。承认日本在“实际控制”钓鱼岛上确实占优,而石原慎太郎提购买钓鱼岛、日本中央政府国有化钓鱼岛都为加强“实际控制”,这则专题认定那些“中国不够硬”的说法完全经不起推敲:“所谓的派政府船只甚至是军舰强行登岛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样做无异于公开宣战,对于双方,都属于最坏选择...中日两国此前已承诺共同开发中国东海其他地区的天然气资源。维持钓鱼岛现有安排是实现这种模式的最好方法”。

所以,在编辑梁丁看来,“保钓人士有预谋的宣布要登陆钓鱼岛,在上面插国旗宣示主权,是在钓鱼岛争端的博弈区间里,冲击日本对钓鱼岛实际控制权的有效方式”,而“如果日本坚持用国内法处置保钓人士,彰显其‘实际控制’,只会让14名保钓人士成日本政府烫手山芋,而很难达到其预定效果……可以预料,日本长期扣押保钓人士可能性不大。”

这些预测判断应该也符合胡锡进之意。他在昨晚连发8条微博,既赞扬“钓鱼岛形势非常复杂,但保钓人士突破了这种复杂性”,也强调“政府不公开支持民间人士登钓鱼岛是对的”。这些话最终由今日社评《中国官民默契是保钓成功之本》综述,并获新浪头条推荐:“中国社会必须搞清楚一个事实:民间保钓行动都是由国家综合实力做支撑的。政府未对保钓人员登岛提供公开支持,并不意味着保钓人士是孤立的。他们能安全地去,最终能安全地回,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向他们打水炮,而非打真炮,这都是中国国家力量在震慑和护佑。”

是的,与其说这篇文章是写给日本人看,还不如说是给自家百姓:“中国公众很多人搞不懂为什么钓鱼岛是中国领土,却被日本占着,以及为什么解放军不派军舰为保钓人士护航。一些人还成心以此做文章,宣扬中国政府的 ‘软弱’中国内部面临了解钓鱼岛复杂现实、让坚决保钓与中国战略利益彼此协调的长期任务……中国的保钓已经成绩斐然,日本‘实际控制’的钓鱼岛至今是百分百的荒岛,日本不敢开发它,日方人员登岛也有禁忌,要看中国脸色。这一切与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上以及韩国在独岛上毫无顾忌的表现已有很大区别”。

继周二用《日本若出狠招,中国应坚决报复》打气后,这份中共中央机关报畅销子报需要在今天劝告民众相信官府决心、理解官府难处:“中国做不到现在就 ‘夺回’钓鱼岛,这一点也必须让国民清醒。那意味着一场大规模战争,打这场战争不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对外争端一旦处理不好,在很多国家都容易变成内部争吵。中国现在面临多方向的对外摩擦,牢不可破的内部团结是在声势上压倒对方的最关键筹码。”

对门户网站来说,在转载环球时报类似“日网民叫嚣‘枪决’登岛者”、“中国海监船昨晚驶入钓鱼岛海域”这样的消息时,还有一个附带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更加自在地让那面青天白日旗重见天日。

很可能,在中国大陆的所有知名报纸总编辑中,只有胡锡进昨晚有能力忠于新闻事实,在《中国人昨天登上钓鱼岛》的封面文章中,不加修饰地让两岸政权的两种国旗同时飘扬在一份正式出版物上。与此相比,南方都市报和钱江晚报头版大标题只谈五星红旗难免像是“选择性报道”。

没办法,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胆。绝大部分供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图片编辑都像央视一样,把带有中华民国国旗的登岛画面上半部分截去;有所不甘的新京报是在图片中段敏感处盖上白底放入标题;华西都市报的版面设计师让那条黑色块稍微延长一点,挡住该挡住的地方;最巧妙的还要数晶报和武汉晨报,煞费苦心找到两全之策,标题中的某个大字正好嵌在关键点,满地红的旗帜主体还能隐约看到,只是那方青天白日就不见了。

只有与台湾对海相望的厦门商报一了百了,干脆打开修改软件,把对岸的国旗改成一块红布,跟随五星红旗飘扬在钓鱼岛上(不过,在因此遭遇网络批评后,这家福建报纸在午前通过微博道歉)。

凤凰网恐怕本来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他们有香港背景。不仅可以用专题转发自家卫视的直播节目,更可带些自豪感地在用标题宣布《保钓船上14人均被日方扣留,包括两名凤凰记者》、《凤凰卫视就两名记者被扣发表声明》,以及《香港保钓船出海确实不是凤凰策划》。

历史频道也需要贡献知识。《中日钓鱼岛争端是如何产生的》得出结论:“钓鱼岛属于中国没有疑问,但二战后的国共之争使得日本钻了空子”;《从日本民族性看中日钓鱼岛争端》则说:“日本像青春期的孩子,当用力量征服他,顺从和谄媚便理所当然了。”

午前,网络编辑们已经在推荐“香港保钓人士被移送至那霸市港口”的最新图片,环球网引用日媒消息宣布“5人在‘被捕’时高喊,‘这里是中国领土,我们不需要护照’”,新华社则从北京发出《中国保钓人士到日本驻华大使馆门前抗议》的快讯。

其实,除了指责中国政府“软弱”的声音外,也总有一些看多了保钓的人们在呼喊“家园不保、谈何爱国”、“中国当前最大的危机不在抵御‘外侮’,而在如何平稳转型”,更有“棋子”之叹。

21世纪经济报道今天的一段描述或可证明。记者引用世界华人保钓联盟秘书长李义强之言:“本次两岸三地联合保钓行动公布后,大陆保钓人士受到劝谕后取消了行动。而在台湾方面,用于保钓的‘大发268号’和‘全家福号’两船船主不愿向台湾中华保钓协会和世界华人保钓联盟出借船只,导致计划夭折。”

这盘棋的下一步,对手又会如何?人民网发出通牒——《处理中国保钓人士登岛问题考验日本政府诚意》。

二、悍匪身后事

重庆媒体在为保钓者助威的同时,也要继续为自家警察喝彩。

重庆晚报的头版头条是《电话短信涌向英雄民警周缙王晓渝,“击毙周克华,重庆公安好样的”》,这两位一战成名的中年男子的爱好习惯都被一一记录,重庆晨报发布对话:“女儿:爸爸,你的事情我可以给同学说吗?王晓渝:要保持低调,有一颗平常心。”

重庆商报自信满满,除了声称《击毙悍匪后36小时,市民生活回归恬静安然》外,更对比周克华与12年前落网的“中国第一悍匪”张君,宣布《悍匪再凶残再狡猾,到了重庆都跑不脱》。

那个20岁姑娘现在是主角,五大门户均重点推荐“重庆警方提审周克华女友寻找哨兵步枪等线索”,按东方早报的说法就是:所有疑点或都要靠她解开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