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单的低质廉价品到精密的可与其他制造强国匹敌的优质产品,短短十几年间,“中国制造”让世界刮目相看。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只是制造大国,并非制造强国。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作国内制造企业需对自身的管理流程进行再造,改变过去的旧观念,实施战略化。
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当时董事长兼CEO韦尔奇的带领下,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以业务流程为中心,重新构建了企业的组织结构,改善了公司的企业文化,使通用电气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自90年代后期青岛海尔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流程再造,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都有了较大提高。
一、流程的优化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的运作效率,是眼下相当多的企业迫切需要思考的课题。
流程是指:企业以顾客需求和输入各种原料为起点到企业创造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终点的一系列活动,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工序所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的指向,时空上衔接。
流程以顾客满意为目标,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顾客,包括企业内部顾客,二是跨越职能部门、所属单位的现有边界。
现代企业的运作依赖各种各样的流程,企业流程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决策、信息流和物流的结合。流程在每个工作步骤和工作环节都要有完成标准任务的时间,节约流程的时间可以给顾客带来更多的价值,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从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流程如何优化
首先,分析原有流程,科学判断其是否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发挥。
然后,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分析竞争对手的实力,充分利用自己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开发新的资源,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密切相互间的协作关系,找出增加价值的工作。
最后,消除不必要的重复性的工作,减少环节间的延迟,从而优化整个流程。
流程再造与重组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重新设计流程,对流程的每一环节进行改进,对不提供价值的环节彻底摒弃,力争改进流程中每一环节的工作绩效,通过战略设计和组织管理模式上的变革,将企业运行中被割裂的过程重新联结起来,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流程,使流程更加通畅,通过对流程的集成与优化,更加贴近顾客,创造更多的“客户剩余”,实现成本和效率的整体优化,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企业流程重组的两大方法
重组流程有两大类方法:
一是系统化改造法,即辨析理解现有流程,系统地重建提供所需产业的新流程;
二是全新设计法,即从根本上重新考虑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式,零起点设计新流程。
选择何种方法,应结合企业的实际,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在实施全新设计法时,企业应注意防范风险。20世纪90年代,进行全新设计的美国企业流程重组失败率高达70%以上。
重组流程的关键点
只有当公司绩效严重低下或面临危机,全新的流程设计方案才会成为首选。从流程再造所付出的成本看,全新的业务流程设计需要一次性地支付较大费用,而系统性再造则更多地是一种连续性的支付,每次金额比较少。
至于这两笔费用孰高孰低,难以判断,事实上也与再造选择的具体内容和再造环节直接相关。进行选择时应考虑经济环境稳定情况、竞争激烈化程度和效率的情况。
重组流程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流程本身,而是所能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组织自己拥有的独特的并与其他企业相比略胜一筹的技术、组织管理、市场响应等方面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撑企业在同质市场上享有特别的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能力,生产运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支撑企业更快、更好、更能令顾客满意地提供产品或服务。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企业流程,从而减少企业的成本消耗,树立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目前业务流程再造的必然选择。尽管再造流程是为了将企业流程改造得能够很好地完成工作目标、更能够使顾客满意、提高工作效率这一目的,但是再造流程必须为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服务,即以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再造流程的主体核心。这是因为企业的流程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密切的相关性,企业的流程甚至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美国沃尔玛的流程重组
美国沃尔玛公司的成功建立在快捷的业务流程上,配送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高效率的配送中心,二是迅速的运输系统,三是先进的卫星通讯网络。如卫星网络系统的运用,使配送中心、供应商及每一分店的每一销售点都能形成在线作业,短短几个小时内便可完成“填妥订单→各分店订单汇总→送出订单”的整个流程,大大提高了营业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其独特的配送体系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加速了存货周转,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基本流程与其核心竞争力有密切的支撑关系:企业基本的业务流程支撑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则支撑了企业的核心产品和服务,而核心产品和服务则支撑和演化了众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以供客户选择购买。
四、通常常见的企业流程优化程序图
1、企业内部活动价值链模型
2、企业全流程清理模型
3、横向沟通流程模式
4、流程优化模型
5、战略管理和控制流程
6、计划管理流程
7、业务计划决策流程
阅读:中国电信企业的流程重组
从1994年到今天,中国电信企业走过了变革的十年。这是中国电信企业打破垄断,走向世界的十年。同国际电信企业一样,在不断地兼并剥离的过程中,中国电信企业也在设计并实施流程重组。
电信企业流程重组的八大内容
●客户管理流程
1按地域、按行业、按产品等分类对大客户进行多维度细分,并通过定期、定性、定量的分析制定个性化的需求方案;
2对大客户所处行业发展趋势和未来业务需求进行分析,从大客户自身发展战略、所处竞争环境等多个角度出发设计严谨和持续的客户发展计划,以提供前瞻性的服务和产品;
3通过成本盈利分析,根据大客户所能带来的收入、利润以及增长趋势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的大客户管理。
成功实施的大客户管理流程可以为电信企业挖掘大客户的消费潜力,使得大客户能够带来平均5%~10%的额外收入。
●产品管理流程
1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客户需求细分为基础的新产品开发体系,并辅以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如产品管理委员会;
2分析竞争对手的新产品策略与企业自身的成本盈利状况,制定相应的新产品开发策略;
3建立新产品开发和推广的评估机制,衡量新产品的成功率和销售渠道的有效性。
成功实施的新产品管理流程可以帮助电信企业促进新产品的增长率,使得新产品带来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在一年内翻番。
●网络计划建设流程
1基于集团战略与资本市场的要求,建立网络计划建设投资收入比,每个用户投资额等国内外标杆,预测网络投资范围与投资结构;
2从市场需求出发,根据投资回报率与收入增长率等维度将投资区域与投资项目分级,确定优先投资的区域与项目;
3建立网络计划建设的立项、采购、设计、施工、验收与评估等项目管理流程与项目考核指标。
成功实施的网络计划建设流程,可以给电信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平均节省资本支出达10%~30%。
●网络运行维护流程
1协调和规范营销中心与网络中心之间的关系,引入服务水平协议(简称SLA),其内容包括协议量与服务等级。协议量在于将市场预测信息反馈至网络中心;服务等级,如开通时间,价格和限制条件等对营销中心和网络中心都具有约束性,从而平衡市场响应时间同资源利用率;
2设计本地网,本省及跨省调度流程,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形成流程的闭环;
3通过网络资源信息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对网络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成功实施的网络运行维护流程,可以帮助电信企业提高市场响应速度与网络资源利用率。例如,将跨省电路开通从60余天缩短到30余天,接近国际领先的电信企业四周开通的水平。
●战略管理流程
1建立完整的,由长期战略规划,三年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跟踪及控制,评估及调整这五个关键步骤组成的战略管理体系;
2建立“战略管理委员会”,在公司层面对战略、计划和执行集中管控,完善与预算和绩效流程的接口。通过规范和质询,明确战略、计划、目标、行动和绩效指标的逻辑关系,作为跨部门和单位之间沟通的依据;
3结合战略绩效的管理,建立月度跟踪,季度行动方案调整,和半年度的运营目标调整,贯彻战略的执行。
成功实施的战略管理流程,可以帮助电信企业从基于经验的决策转化为基于分析的决策,帮助前端、后端、职能与区域各部门从分散化的运作转化为整体化的运作。
●财务管理流程
1建立预算管理流程,对营业收入、资产投资、运营成本以及财务结构进行预算编制、跟踪、分析、调整与考核,通过财务模型模拟不同战略环境下的可能成效;同时建立预算管理与战略管理、绩效管理之间的接口,使其三位一体,确保战略与年度计划的执行;
2通过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将电信企业的网络成本与作业成本,分摊到各个地域、客户与产品,分析其盈利状况,以效益为目标,为战略决策与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3结合成本核算的结果进行全面预算,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并减少不盈利的成本支出。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1对绩效指标的设定、跟踪、分析、调整以及考核等绩效管理流程各个环节进行质询和审批,确保绩效指标与电信企业战略挂钩;
2实施由财务业绩、客户价值、内部运营与学习成长四个构面形成的平衡计分卡,通过战略地图与价值驱动树,将电信企业战略分解到明确的关键绩效指标,使每个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控制在10个之内;
3建立与绩效挂钩的薪酬制度,定薪到岗,增加薪酬浮动的比例与差距,尤其是对决策管理层与前端营销部门,浮动比例可以超过50%。
成功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可以帮助电信企业提高员工满意度,同时降低人才流失率,在部分试点单位使劳动生产率增长超过30%。
流程重组在中国电信企业被认为是“无悔行为”。到2003年止,已有近百个本地网与二十余个省公司实施了流程重组,并且确实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各个试点的80%以上的员工认为流程重组对电信企业的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电信企业流程重组的经验,可以为很多传统的服务行业的国有企业所借鉴,使得这些企业能够早日与国际的领先企业接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