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札记:纠结的免费

   2023-10-05 互联网1980

二、扔鞋表态

新浪微博实时搜索排行榜:10月7日第一名,薛蛮子;10月8日第二名:司马南。“汉奸”和“五毛”代表人物的各领风骚,足以证明,即使是长假也未能阻断政见之争,搜寻攻击对方丑闻正是薄熙来落马与反日游行风波的续篇。

或许那个名为“网眼八分斋”的视频制作者也真的只是想揭开 “慈善天使”薛蛮子的面具,也确有一些围观者承认这种“拼凑传言”之作不可尽信,但对司马南和他的盟友们而言,这是一个不可放过的机会。张宏良将这位拥有 440万关注者的天使投资人定义作“美国水军司令,任务就是造谣、围攻、辱骂爱国人士”,积极转发声称薛蛮子财富来自于欺诈以及昔日贵州贪官家属的指控。

还有白岩松。这位“正确先生”在9月27日主持央视新闻1+1时,公开批评打老人耳光的韩教授是是另外的一种“汉奸”,从而大大激怒左翼领袖。还是张宏良,就此认定白岩松也已暴露“汉奸”真面目,他要在微博中置顶自己的愤懑:“人民日报作为党报应维护党的立场,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应维护国家利益,中央电视台应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可是,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特别是国家根本利益问题上,他们与所有——是所有而不是一部分——反共反华势力站在一起,得到所有反共反华势力的欢呼和支持,对于13亿老百姓来说,还有比这更恐怖的吗?”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薛蛮子和白岩松的粉丝当然应该咬住韩德强不放,他们持之以恒地吁求官方明确表态。当西安日系车主重伤案嫌犯10月2日在河南被抓获后,人民网甚至站在了第一线,允许舆情监测室就此再提一句:“相信西安告破‘915李建利被砸案’,是回归法治、理性和秩序的开始。与此同时,不少网友提及北京反日游行中出现的‘北航副教授掌掴八旬老人’事件,期待北京警方依法做出必要的处置,期待拥有380万粉丝的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声。”

因为韩德强被捏住“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把柄,高举毛爷爷画像和薄熙来标语的人们就算想要痛斥汉奸也总有几分底气不足。只不过,他们终于在长假最后一天等到了机会,是司马南——这位仍在怀念薄熙来的左派发言人——“以身饲虎”,搏来了防守反击的空间。

《在海大演讲称可以扔鞋子,司马南没想到真有人扔了》——半年前的重庆晨报是万万登不出这样的半版图文吧,现在却能比各地同行更加冲锋在前,并盛情邀请读者扫描二维码以观看事发当时的视频。这篇报道导语概括:“10月7日晚,独立学者、社会评论家、中国反伪科学代表人物司马南受邀在海南大学发表演讲,在演讲结束后的提问阶段,被一位自称为海大学生的听众丢鞋。事后,司马南在微博上表示:‘我根本无意追究。’”

“这样的行为不值得叫好”,这是这份山城报纸摘录的微博评价标题,以斯伟江“学生对司马南扔鞋是一种对语言的暴力回应,不应该被表扬。应该警惕一切对自由表达的暴力回应。我们刚谴责了对老人打耳光的韩德强,就不应表扬类似行为”之论为代表。

不过,网络舆论场上可不像这份报纸版面上呈现的那样一边倒。虽然也的确有斯伟江、何兵这样原本会被归入“右派阵容”的意见领袖批评扔鞋行为,@十年砍柴则提出:“不应为年轻的大学生向司马南扔鞋子叫好。在西方扔鸡蛋或鞋是表示愤怒的常见方式,即使受到惩罚也比较轻微。但在中国,有难以预测的风险,这次司马南可能没有处理扔鞋学生的权力,但如果一些热血学生受到鼓励,下次向有权者扔鞋,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而更多的微博活跃分子就算不方便公开为攻击者叫好,也难忍心中暗喜吧,比如五岳散人,这位曾开创“微博约架”先河的评论名人,即在7日当晚作如下留言——“对于向司马南老师扔鞋一事,我个人感觉如下:理念之争一定要文斗,最好不要武斗。扔鞋固然是表达的方式之一,但最好不要瞄准,尤其是旧鞋并有香港脚者,算是化学武器,尤其不可;鸡蛋同理,鉴于杀伤力较小,可以瞄准而控制力度。另:洒家与人约架,一定是个人恩怨,理念之争从不动手。”

五岳散人当初没打成的是吴法天,和司马南同样的著名“五毛”。在很多网络公共知识分子和异见者的心里,这两个都是“无赖小人”,甚至,有的时候恐怕也只能用拳头对付才能解恨——而这也正是3个月前周燕等众人在朝阳公园门口踢打吴法天时的群众基础。

为了证明“君子动口也动手”是出于无奈,支持痛打司马南、吴法天的人们通常指控这些“五毛”挟权自重、狐假虎威,尤其是前者,至今仍让反对者想起薄熙来、王立军的红色阴影,按照作家慕容雪村的网络激愤,“朝他扔鞋简直就是对他的奖赏”。

扔鞋现场视频在次日得到传播,“司马南多次打断提问学生的讲述”的过程让支持攻击者更加理直气壮。海南大学先锋宣讲团里的青年们果然无愧于其“宣扬先锋精神”的座右铭,在微博转发视频时即公开与校长的分歧:“这才是真正的大学生。看过视频,你就知道,丢人的绝不是海大学生,学生给海南大学争脸了。至于谁给海大丢脸了,用屁股都想得出来。”

海南大学的校园里还有一位王琳,这位法学院副教授、时事评论家面对朋友询问统一回应。三段长微博中,他先以“司马南之心,路人皆知”为由问及校长邀请并主持这场演讲之动机,再表明自己的法律认识:尽管并不赞同扔鞋,但我同样不赞同将扔鞋与打人并称,打人的伤害性更强,扔鞋的羞辱性更强,除非他扔的是溜冰鞋。类似扔鞋或扔鸡蛋究竟定位为行为还是言论,法学界多有争议。若定位于言论,应受保护。就算定位于行为,也是以表达异议为内容的软暴力行为,类似于向对手吐口水,与肢体伤害有明显区别;‘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尊重你说话的权力’,这道理十分正确。视频显示,扔鞋的同学数次被打断。如果他的发言和提问超时,主持人可以委婉提醒,这是合适的。但这位同学从发言到提问再到扔鞋完成,不过两分三十秒。主讲人不尊重发言同学说话的权力在先,同学扔鞋表达抗议在后。这是细节,不可不察。”

但这种以提问者与司马南没有对等话语权为出发点的表态,迅速遭遇了王志安的跟帖反驳——“王琳以司马南的动机揣测,不是讨论问题的合理方法。演讲者和听众之间话语权的不对等来自于规则,海大不是在组织一场辩论赛。”

但这又怎样?在同样供职于电视媒体的胡紫微看来,更大的话语权不平等还在会场外。她微博嘲讽:“有些普世价值的朋友矫情得紧,今儿担心夹头男被扔鞋涉嫌暴力,明儿又担心西红柿得不到司法公正。话说这些都是有主子的门人和党羽,身家不菲内外通达兼任美国人的爹,你一动不动被禁言被销号被关小黑屋贫贱不能移的小弱P民,以超然物外之姿恭行泽被毒蛇之僵以前先不问问自个儿,您有这资格么,配么。”

“小黑屋”之说,那位扔鞋的小伙子也同样提及,但在司马南们看来,这完全是受迫害妄想症、“矫情式的污蔑”。在转发评价那段视频时,吴法天就已认定:“提问环节,握着话筒的学生说了两分钟还没有提出问题。司马南问他:那你的问题是什么?他说,我的问题是可以丢鞋吗?他说他公开反驳司马南就会进小黑屋,这是公然撒谎,有哪位反驳司马南观点的人进小黑屋了?有丢鞋的勇气,都没有反驳观点的勇气了?这种毫无逻辑的政治秀好拙劣。”

没错,在左派领袖冲入对方禁区导致对手“犯规”后,最精彩的反击就是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抢先占下弱势群体的道德高地。吴法天的抱怨是“公开反对司马南的人,在微博上欢实着呢”;按照郭松民的奚落,就是 “扔鞋的人太把自己当盘菜了,哪个学生因为提问被关进小黑屋了?拿块板砖往鼻子上一拍,把鼻血抹得满脸都是,先就感天动地了......我呸!”;至于张宏良,更不忘捎带上老冤家,“如果演讲者不是司马南,而是薛蛮子,估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肯定又会大谈特谈校园文明,但是现在估计他们肯定会装哑巴了。”

作为主角,司马南在事发后36小时内已经就自身遭遇,发布逾50条新浪微博,从转发“会后清理时发现数块未扔出的石头”之说、质疑“这伙人疑有组织、有备而来”,到以“来信照登”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群众基础:“司马老师,如果李庄、何兵、贺卫方等不出席,8点的腾讯微访谈不如临时取消得了。没有必要提供机会让这些垃圾水军,借所谓提问来大肆攻击辱骂先生。我等忠实的老师支持者看着来气。何必让腾讯来消费先生,为它等造势。看到那些一边倒的‘攻击辱骂’性提问,已经失去了访谈的本质。”

贺卫方是因为“洁癖”而拒绝了与司马南同席而谈,但有消费冲动和言说欲望的媒体又何止腾讯一家。只不过,这也实在是一个敏感话题,介入报道的纸媒并不多见,京华时报是以刊发图片新闻的方式加以报道,钱江晚报则由评论员刘雪松来上一篇《扔鞋表态,慎给掌声》。至于搜狐和网易,那是必须有所作为,这两家门户网站没有微博上的资源优势,只能用专题挽回人气。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