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Facebook的商业模式:从人性出发

   2023-06-15 互联网3060

为了取悦人,Facebook大量引入第三方应用,最近又搞什么送生日礼物,我觉得目的就是让产品“感情”化,一个没有感情互动的社交网,就如同僵尸帝国,注定容不下有感情的人生存。

未来,人们仍然会有问题,会去搜索,找到答案后匆匆离开。匆匆,恨不得像光速一样,因为人讨厌那个冰冷的停止世界。但社交不同,它是一大堆的“闲情逸志”,一大堆的“东拉西扯”,最终,正是这些碎片的、无聊的、无组织的感情式信息,将人捆在其中。

Facebook可以大张旗鼓打着“为人类根治无聊”的口号前进,但注定无法100%完成使命,因为人注定就是孤独的,注定要无聊,所以Facebook只想好好当一个酒吧,让来的人来、去的人去,要好好地让这些人交流,哪怕只是一秒钟,也要促成他们碰撞出情感的火花。

交流就会有商机,正如你到酒吧,门是开的,进门不要钱,但是喝酒要钱,点个歌要钱,这就是Facebook的生财之道。

目前,Facebook的营收大多来自广告,不过,我仍然认为电商、虚拟货币等产品才是未来。我们到酒吧,不会为门上的广告掏钱,但会为酒掏钱、为送给朋友一支歌掏钱,大家都恨死广告了,谁不恨,请举手。

苹果:最大程度满足物质欲兼顾精神欲

乔布斯知道一点:“你是人吗?是的。好吧,那你就是动物。综合前两句话,人是动物,还是带点儿感情的动物。只要你是人,只要没有变成化石,就算成了钢铁侠,仍会有两种需要:物质欲,精神欲。来苹果,看看我们的产品,告诉你,为什么要买苹果产品?因为它有最好的硬件(虽然有点吹牛),可以满足你的物质欲;因为它漂亮,它性感,拿在手里可以装逼,可以满足你的精神欲。所以,我们定个高价,让大多人去羡慕少数人,你是想站在大多数人中,还是少数人中?”人们说:“乔帮主,我不想当大多数,当明星,要当四大天王;当女人,要当西施杨玉环。人因为绝大多数在绝大多数方面注定归类在大多数之中,所以会拼了命想往少数派里挤。经济上,大家穷的多,所以相当富的;外貌上丑的少、标准的多,所以相当那不标准的美的一类;考试想当90分的少数派,至于10分的少数派是反面典型,不能当,当了要挨批拿不到毕业证。”

哦,不好意思,乔布斯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历史书上查不到的。不过,人的这种本性决定苹果要与众不同。宗教让人可以不惜命、不爱财,因为它能满足人的精神欲。在低级境界,物质可以压倒精神;到了高级境界,精神可以超越物质。注意啦,不是说你可以精神境界高到成仙的水平,而是在物质有一定的满足之后,人会自然而然追求精神享受。

苹果誓要做到这点。要做到这点,就需要保持领导地位,所以苹果要想继续当苹果,就必须不断证明自己比其它水果可口,否则人家就会崇拜别的桔子或者香蕉去了。

苹果还迎合了人的许多本性:因为人懒惰,所以追求简单;因为人爱美,所以追求漂亮;因为人喜欢拥有奢侈品,所以要定高价。这种迎合也不有好的一面。毕竟,大多人在买东西时,仍然希望“物美价廉”,这是商业行为中最本质的一个本性。

企业是为人服务的,一个产业的王者,首先就是要迎和人。不论技术如何发展,人的一些本性永远不会变。我想,每个企业都要将自己拟身为人,去思考如何迎合用户。归根到底是一些老话:顾客就是上帝;人性化体验;物美价廉。这些,地球人都懂的,但做到却是相当不易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