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苹果和三星:创新模式大比拼

   2023-09-13 互联网2200
3.谷歌 谷歌的创新模式通常相当松散——其工程师可以利用20%的工作时间自由从事感兴趣的工作,但事实上谷歌对基础设施的创新自成系统。以下是谷歌在ReThinking Innovation上的留言评论: “我们正在不断创新,找出更有效的新方法在解决机器散热的同时减少污染。通过审查后,我们公布了自己的发现。数年后,我们的设计开始用于其他公司的数据中心。我们浪费的能源仅占7%-8%.过去通常是50%-100%. YouTube转而采用谷歌的战略。没有谷歌在网络和分布式计算方面的专业知识,YouTube就没有今天。当谷歌收购高科技企业安卓(Android)时,安卓系统还只不过是一个构想。是谷歌使之成为了现在的模样。“ 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持续改进,谷歌实现了规模更大、更为知名的创新,如无人驾驶汽车。谷歌还致力于许多邻接领域,从搜索和广告到企业应用,到移动计算,再到设备并且很快就到无人驾驶汽车了。广告似乎贯穿始终,但我怀疑事实上是否真的如此。谷歌显然需要改造自身以减少对广告的依赖。例如,谷歌不太可能在电视广告方面取得类似网络广告的成绩,因此无法提供全面的广告营销解决方案。通过安卓及其自己的应用业务,谷歌已经能够复制苹果的平台和生态系统战略。谷歌早就在搜索和搜索引擎优化(SEO)方面树立了这样的模式。 那么谷歌的模式是?  基于平台和生态系统开发面向消费者的创新 基础设施的不断改进 采用激进的邻接战略更好地整合业务(“当天达”快递业务)并寻求新的颠覆性产品(谷歌眼镜、无人驾驶汽车) 设备创新,但由于对供应链缺乏经验,谷歌很难在其中有所创新 越来越以设计为中心  “发酵”时间——现在许多公司都不给工程师“发酵”的时间 这些模式可能即将改变。展望未来,读者戴夫-尼尔森对这三家公司有如下看法: “我认为未来在硬件和软件公司里你将看到更多的统一制造。苹果认为自己能够在内部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并采用标准化的货架零部件,但这会导致被”山寨“,因为标准化零部件都是现成的。谷歌认为只要搜索营收还在,就能够将几乎整个产品外包,但现在正身陷危险。三星做了大量硬件并从谷歌那里获得了免费大礼包。三家企业现在都着眼于自主研发更多的产品。” 尽管这个诊断很有趣,但我不是很有把握。在我看来,谷歌是三者相对最为脆弱的那一个,因为很难看到它会以任何原创方式号令硬件业务。Nexus平板系列很不错,价钱也便宜,但你难道不想获得苹果的高额利润吗? 为什么硅谷里最聪明的一群人会制作出利润如此之低的产品——你能明白亚马逊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但谷歌又是为了什么呢?这种创新战略很难捉摸,除非你说该设备对平台战略而言必不可少。但依旧搞不懂的是,为什么要弄出一个利润如此低的产品呢? 苹果的大问题是它能否继续遵循独特的平台和生态系统战略,在这一战略中所有一切都回到应用程序和内容平台。当苹果追求平台和生态系统时,是否忽略了他们的计算产品?iWatch是一批集成化程度更低的产品的先驱?而且苹果若不去迎合那些想要廉价iPhone的人,它能否担得起这样做的后果? 另一方面,三星需要自己的生态系统,而不是再依赖于安卓。在Tizen系统中,三星可能更近了一步,尤其是如果结合Ad Hubs项目,三星能够给移动、计算及电视领域的开发者带来回报。 三星意识到下一部重头戏在于软件领域。在能够抗衡Apps Store之前,三星不能说在与苹果一役中获得了胜利,所以未来期待三星会提供更一致的内容吧。 但主要来看,苹果无疑拥有最好的创新模式(现在苹果正渐趋保守),而三星正在暴露苹果的弱点,但苹果的平台和生态系统仍然完好,总是会对游戏中的一些新变化产生威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