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牢骚:HR需注意的几个原则

   2023-06-15 互联网2880
核心提示: 是人都会有牢骚。  极大压力之下,发发牢骚也许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激励效果,疏解紧张的心情。但是如果牢骚成为习惯,麻烦就大

    是人都会有牢骚。

  极大压力之下,发发牢骚也许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激励效果,疏解紧张的心情。但是如果牢骚成为习惯,麻烦就大了。

  所以,但凡一个企业的带头人,往往要遵循以下几个杜绝牢骚的原则。

  杜绝牢骚的首要原则是:领导者没有权利发牢骚。

  比方一个司机拉着一车乘客旅游:乘客可以做许多自由自在的事情,聊天、听音乐、打牌甚至吵闹,作为司机只能关注路况的变化,不能分心思考其他事情。

  领导人好比就是一个司机。对于他们而言,就没有参加下属们“充满牢骚与不满”聚会的权利,更不能议论上级管理的失误与不当。

  即使是遇到同样情形,领导者与下属的语言方式和行为规范也有较大的区别,如赶上下雨,人人都可能会迟到一个商务会议,作为下属可以以下雨为由晚到,意外发生是他无法控制的,他只能尽最大力量完成工作,即尽快赶到开会地点;但作为领导者,他要做的,首先是预见可能会下雨,如果意外发生,他应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他人调整会议时间。如果他来不及调整时间,又不得已迟到,那么他的语言方式只能是作自我批评。对下属来说,下雨是无法克服的困难,对领导者而言,归因下雨无异于牢骚抱怨。如果他能以下雨为由原谅自己的迟到,那么,下一次会议就会有人以下雨为由原谅自己的缺席。

  杜绝牢骚的第二个原则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不能发牢骚。

  一支足球队在比赛中,最忌讳个别球员发泄不满,这会导致整个球队失去战斗力。如果这种不满发泄在本方其他球员身上,那么球队马上就会失去配合,如发泄在教练身上,那么教练的指挥就失去了意义,如果这种不满发泄在裁判身上,后果不堪设想。

  在变革战略执行中,少数人的牢骚会引起其他人对前景失去信心,对领导人失去信任,加大沟通难度。尤其是大部分牢骚源于自身利益的受损,这会使更多的团队成员关注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减少为长期利益奋斗的努力。这种总认为自己吃亏的牢骚传染给大家的结果,便是每个人都会加大机会主义行为的激励,使得团队效率大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坚强的领导群体,有诱人的蓝图美景,也不会出现协调一致的努力,更不会有强力的实践能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