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经常会就自己的所得与其他人的所得相比较。当自己的所得与付出之比的数值小于其他员工的所得与付出之比时,他就会感到明显的不公平。要么要求公司提高自己的所得,或者是自己减少对公司的付出。同时,他也会将自己现在所得与付出之比的数值与以前自己所得与付出之比的数值相比较,当前者较小时,他也会感到明显的不公平,而自动减少对公司的付出。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的发生,员工的绩效都会或多或少的降低。因此,公司一定要采取相关的措施,以消除或防止员工产生的不公平感,如采用保密工资制、积极主动地与员工进行沟通等。
因素四:公司的激励
这里的激励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物质激励,一类是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主要是指公司的薪酬和福利,精神激励主要体现在口头表扬以及培训与升迁的机会等。如果公司的薪酬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的发挥,从而影响到员工的绩效,长期下去,员工流动率就会增高。人是经济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和自我实现的人,如果公司一直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来填补空缺的职位,公司现有员工便会感到自己所做的贡献没有得到公司的认可,长期下去也会出现绩效下降的情况。此外,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都应该体现出及时的原则,如果激励不及时,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笔者所在的实习单位博思创业(北京)管理咨询公司给江苏某家服装行业公司进行咨询时就碰到过这样一位员工,他毕业于国内某名牌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进公司刚刚三年的时间,在公司销售部工作。奇怪的是,他第一年的销售业绩远远领先于同部门的其他员工,然而第二年和第三年他所取得的业绩却与其他员工相当,仅处于中等的水平。当我们就此事对他进行访谈时,终于弄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原来第一年他在取得非常好的销售业绩的情况下,除了得到的奖金比同部门其他员工多外,公司领导没有给他任何其他的奖励,而他所注重的不仅仅在于奖金,更多的是想要领导的表扬或一个“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就是因为公司没有及时对他精神激励,导致他在以后的工作业绩平平。




